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越戰老兵追憶戰友情 風雨三十載 甘作掃墓人


放大圖片

■胡建斌1982年開始替戰友胡陽生家屬上香,30多年來堅守諾言。 胡建斌供圖

今年是對越自衛反擊戰35周年。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了維護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出兵56萬反擊越南挑釁,並取得最後勝利。在這場戰爭中,數千名戰士為國獻上年輕的生命。本報記者近日在廣西中越邊境城市憑祥南山烈士陵園,尋訪到長期不辭勞苦到此給戰友掃墓的越戰老兵胡建斌。過去30多年來,他為了替戰友家屬上香,放棄回貴州家鄉,守護長眠於此的戰友。保家衛國的宏願,和生死之交的戰友情,陪伴着胡建斌的一生。說起沙場往事,這位堅強的老兵不禁哽咽。■香港文匯報記者唐琳、李薇 廣西憑祥報道

1979年,中越邊境炮聲隆隆。17歲的貴州籍小伙子胡建斌應徵入伍。當時規定是18歲才可以參軍,但胡建斌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為了保家衛國,紛紛虛報年齡。他至今清楚記得,當年有一個同鄉僅有16歲,不符合條件就偷了哥哥的身份證去參軍。「但他最後沒能活着回來,犧牲的時候實際只有17歲。」時隔35年,憶及年輕戰友,胡建斌仍然哽咽難語。

戰友相扶持 方能活下來

中越邊境山多溝深,地形複雜,車輛無法駛入,胡建斌和戰友們扛着步槍,從崇左隘口翻過座座大山向越南進發。由於身材瘦小,被分配到營部當通訊員。雖然不能在最前線衝鋒陷陣,但絲毫不影響他為國貢獻的理想。「軍部下命令說早上6點半進攻,實際時間提前了半個小時,這就要求通訊員做及時的溝通」,胡建斌說,當時因為保密需要,部隊通訊不能使用對講機,只能通過暗號傳達信息。說起自己的工作,這位53歲的老人滿臉自豪。

「打仗很苦,我們當時一人一塊壓縮餅乾和一袋米,吃完就沒有了」,在胡建斌的記憶裡,是戰友的相互扶持才取得戰爭的勝利,才能存活下來。所以目睹戰友一個一個地在身邊倒下,胡建斌心裡至今都有說不出的滋味。

「陪伴」老戰友 放棄回老家

戰爭結束後,胡建斌被分配到廣州給副師長當警衛員。之後兜兜轉轉,他最終還是回到了曾經戰鬥過的憑祥,並定居於此。每逢清明、八一建軍節等特別的紀念日,胡建斌都會手捧鮮花、拿着香紙,為戰友一一去除墓碑上的灰塵。現在,胡建斌的工作是一名公交車司機,工資只有2,600元,許多老家人曾叫老胡回貴州老家發展,但老胡都拒絕了,「我在這裡還可以經常看看自己的戰友」,胡建斌說,他平時心情不好就會去看戰友,跟他們聊聊天,有時候說着說着自己就開始流眼淚,「這是我們之間才懂的情懷」。

替家屬上香 一上三十年

由於有很多戰友的家鄉實在是太遠,大家就把掃墓這件事交給胡建斌。在他每年都要去看望的十幾個戰友裡,祖籍湖南瀏陽的胡陽生是時間最長的一個。胡陽生當年犧牲時才21歲。1982年胡陽生的妹妹輾轉找到胡建斌,希望他可以代替家人去給哥哥上一炷香。胡建斌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這炷香一上,就是三十年。

「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個烈屬委託我來掃墓,光今年上半年我就去了六次了。」去年清明期間,烈士胡陽生的家人專門到憑祥掃墓,並特別對胡建斌表示感謝。在南山陵園裡,幾個家屬緊緊地握住他的雙手,連聲說感謝。

相關新聞
越戰老兵追憶戰友情 風雨三十載 甘作掃墓人 (2014-08-21) (圖)
活着不容易 珍惜相聚時 (2014-08-21) (圖)
「祖國如需要 隨時再上戰場」 (2014-08-21) (圖)
後記:青山埋忠骨 和平甚珍貴 (2014-08-21) (圖)
小資料:反擊一個月 殲敵3.7萬 (2014-08-21) (圖)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淘寶嚴打 難治假貨橫行 (2014-08-11) (圖)
屢刷不鮮:淘寶三令五申 刷單屢禁不止 (2014-08-11) (圖)
灰色產業:明禁實縱 十店九刷信譽 (2014-08-11) (圖)
黑店難除:馬雲:山寨偽劣是「毒瘤」 (2014-08-11) (圖)
商家自律:工商局:全覆蓋監管有難度 (2014-08-11)
雙軌年「水淹」八大 (2014-08-11) (圖)
八大2012/13年度收支及盈餘情況 (2014-08-11) (圖)
財政緊張:職員工會怨大學「有錢不識用」 (2014-08-11) (圖)
師不應求:師生比惡化 每師教多兩生 (2014-08-11) (圖)
雙軌年前後八大師生比 (2014-08-11)
三校回應:學生增「三改四」 各校出招應對 (2014-08-11) (圖)
駐港老兵 捐「熊貓血」救3命 (2014-08-11) (圖)
獲救老婦:我又多了個兒子 (2014-08-11) (圖)
微博求援4小時 50人連夜獻血救孕婦 (2014-08-11) (圖)
「稀人」互愛互助 廣州成「家」 (2014-08-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