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非清明期間,龍州烈士陵園稍顯冷清。唐琳 攝
除了胡建斌經常前往的南山烈士陵園外,廣西憑祥附近還有龍州、匠止、法卡山三個烈士陵園,安葬對越自衛反擊戰犧牲的三千餘人。
記者在7月底來到龍州烈士陵園時,除了有幾個打掃工人以外,稍顯冷清,1879名烈士安靜地長眠於綠樹成蔭的陵園當中。陵園管理員告訴記者,這裡每年從2月到5月才會組織掃墓,現在很少有人前來。陵園中烈士的墓碑一眼可盡收眼底,按省份整齊地排列分佈着。記者看到,六成以上犧牲的烈士都在20歲左右,分別來自廣東、雲南、福建、廣西等十多個省份。
在距憑祥市區只有五公里的匠止烈士陵園,是老兵、烈屬最常過來祭拜的陵園。管理員周先生向記者稱,他是從父親手中接過「守陵人」接力棒的,其父親也是越戰老兵,但前幾年去世了,以前都給來掃墓的人當嚮導。說着說着,周先生就從床底翻出父親參戰時的老照片,「父親那時候腿還受傷了,不過當時我還小,什麼都不懂,對這段歷史也不是很清楚」。
記者在陵園待了一個下午,綠樹成蔭的陵園清冷肅穆,一兩個墓碑前尚未枯萎的鮮花似乎在提醒着人們,青山埋忠骨,和平甚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