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港交所大堂。資料圖片
里昂瑞信滬港通組合 買齊24隻涉資69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萃華)繼上交所後,港交所(0388)剛於上周六及周日舉行首次「滬港通」連接測試,有關的買賣指令由港交所傳送到上交所,此舉標誌着「滬港通」進入「準通車模式」。事實上,隨着8月的中期業績期快完結,市場的短期焦點將會放在10月份「開車」的「滬港通」上,早前里昂及瑞信分別公布一批「滬港通」受惠股名單,部分股份已經公布業績,是龍是蟲更見分明,今日有專家助大家尋寶。
距離「滬港通」只有個多月,里昂及瑞信早前分別推介了10隻及17隻最受惠的港股(A + H不計在內),扣除兩投行重疊推介的股份後,共有24隻股份(見表),以上周五收市價計,股民若全部都買一手的話,不計手續費共涉資69.09萬港元,折合約54.83萬元人民幣。換言之,這個股份組合,完全符合內地股民參與買港股的「港股通」的50萬元人民幣門檻。
16隻已派成績多勝預期
據本報統計,24隻股份中,有16隻已派成績表,共有11隻中期業績均符合或高於市場預期,其中長實(0001)、騰訊(0700)及華晨(1114)純利按年升幅大於50% ,港交所、聯想(0992)高於市場預期,中銀香港(2388)、創科(0669)、銀娛(0027)及康師傅(0322)均符合市場預期。而金沙(1928)、中移動(0941)及聯通 (0762)業績則低於市場預期。
受惠「滬港通」,券商普遍預料,港交所可水漲船高,而市場人士則認為,可考慮吸納業績表現略有失色的中資電訊股,如中移動被看高一線,兩者可謂是炒滬港通的「穩膽之選」或「百搭王」,「配腳」則包括內地豪賭客常光顧的銀娛、金沙,以及內地人民熟悉的騰訊、康師傅。
雖然中資電訊股業績表現低於預期,中移動純利更較去年同期下跌9.4%,但市場人士認為未來可考慮吸納中移動。友達資產管理董事熊麗萍則看好中移動,指雖然未來內地電訊業會受到政策及行業變化等因素影響,但中移動在行業間的競爭力相對較強,近日股價上升主要是受業務分拆及改革憧憬等帶動。
恒指服務公司在本月中公布將調低恒指權重股比例,由現在的15%逐步下調至10%。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匯控(0005)權重股的比例被迫調低,將令中移動直接受惠,加上預期下一波的國企改革與中移動有關,因此短期內可考慮中移動、聯通等電訊股,但現階段不要高追,可待調整時才吸納。
在「滬港通」開通之前,熊麗萍看好港股走勢,料恒指可升至26,000點。而譚紹興則認為,「滬港通」開通之前,相信港交所和個別相關受惠股會受到追捧,不排除港股會再創新高。
大行看好港交所盈利前景
對於港交所前景,高盛早前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港交所第二季每股盈利表現符合預期,並相信在「滬港通」開車及LME逐步商業化後,可推高港交所的盈利。而隨着「滬港通」成功開車,港交所可從而開展定息及貨幣產品衍生產品,以及亞洲商品兩項新業務。由於近期股市交投轉趨活躍,加上折舊與攤銷開支較低,調高港交所每股盈利預測2%,目標價由188元升至194元,相當於明年預測市盈率32倍,重申「買入」投資評級。
熊麗萍又指,「滬港通」初期以專業投資者為主,相信目前該批投資者已為「滬港通」部署,因此不擔心要在「滬港通」開通後才有資金流入香港,並預期在「滬港通」的一些技術性細節落實後,刺激作用會更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