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茂名搶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頭啖湯」
發展格局:八月的茂名,流火似金,在一派「果熟香裡說豐年」景象中,香港文匯報記者一路西行深入茂名各地。記者在各大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看到,炎炎烈日下,施工隊堅守工地,機器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全力確保工程進度。
在茂名石化柴油加氫裝置項目建設現場,基礎施工已完成98%,鋼結構安裝完成81%,工藝管線安裝完成37%。在茂名(粵西)農副產品綜合交易中心建設現場,第一期項目交易市場和配套設施已初具規模,最快明年3月建成、5月上市運營。
作為茂名實施「港、業、城」聯動發展戰略主力引擎,博賀灣經濟區、高新區、水東灣新城「三大平台」的建設正推動覑茂名向東向南靠海而興,「南方油城」正迅猛加速由工礦型城市向覑「深水大港、現代產業、美麗濱海新城」驚豔蛻變。
有專家表示,茂名未來發展建設成國際能源交通樞紐,才能為工業、石化產業的壯大提供前提,城鎮化發展才不會變成空心城,最終亦能反哺農業。■香港文匯報記者 孫雪、李璐、郭若溪 茂名報道
7月28日,廣東省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方振興發展工作會議在廣州舉行。會上通報了2013年度粵東西北地方振興發展評估考核結果,茂名名列粵西片區第一,分數全省最高。今年以來,茂名依托博賀灣經濟區、高新區、水東灣新城「三大平台」,將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強力支撐,以交通、能源、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社會事業等重大項目為重點,攻堅克難,總計36項廣東省重點項目和79項茂名市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開工率分別達75%和65.3%。
茂名市委書記梁毅民說,茂名要加快發展,最大的優勢在海洋,最大的希望在海洋,最大的出路在海洋。茂名市長李紅軍接受訪談時指出,建設「三大平台」是粵東西北地方探索新區發展道路的破題之作,是提高茂名綜合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是集中有限資源重點突破的務實之舉。茂名抓住振興粵東西北的良好契機,正舉全市之力擴容提質,奮力向海而興,把茂名建設成為美麗的現代化的濱海城市。
建億噸大港 現代產業佈局日臻成熟
總投資113億元的茂名中海油粵西液化天然氣(LNG)項目已由國家能源局批覆,正式落戶博賀灣經濟區。作為粵西地區優化能源結構、加快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該項目建成投產後,每年可接收、儲存、氣化和外輸進口LNG約300萬噸,將這種被譽為「最清潔的化石能源」在為粵西經濟注入強勁的新動力的同時,也為茂名可持續發展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年多來,博賀灣經濟區經歷了從無到有的各種艱辛,在融資、徵地、規劃設計、招商引資等方面實現了「八大」突破,推進「十五大工程」。茂名市副市長、茂名濱海新區黨工委書記楊潤貴表示,博賀新港的興起將為粵西海洋經濟的發展增添新引擎。「該項目一旦建成,港區內的泊穩條件就將大大改善,碼頭建設成本也將大為縮減。這為港區內以大宗幹散貨、液體散貨、通用雜貨、LNG為主,兼顧散雜貨運輸、引導能源電力、裝備製造等的臨港產業佈局創造了良好條件。」
今年,博賀灣經濟區將繼續圍繞四年突破交通瓶頸、七年初步建成粵西物流樞紐城市的戰略目標,以創新投融資為基礎,以港口建設為重點,以產業發展為突破口,覑力推進「十五大工程」,將把博賀灣建設成為國家南海健康體育避寒旅遊度假勝地、區域性物流中心、粵西臨港產業基地和茂名宜業宜居的生態新城。
產業園區 加速工業化進程路通財通
作為支撐茂名濱海新區發展的「三大平台」之一,茂名高新區是實施「港業城聯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抓手。去年以來,德國巴斯夫18萬噸/年異壬醇項目、法國液空等世界名企相繼落戶新區,使高新區的經濟實力在最近三年快速壯大。今年第一季度,茂名高新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2.3億元,增長42.7%,如今的高新區產業的力量正在激發,完全具備承接國際頂尖化工企業落戶的能力。
茂名高新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譚國鋒告訴記者,茂名高新區管理體制採取的是全新的「園鎮互動」管理模式,創新徵地拆遷激勵機制將原茂港區轄下七逕鎮劃入高新區管理範圍,跳出行政區域謀發展。同時進一步深化理順財政、社會管理和工商、稅務等管理體制,突破經濟功能區各項管理的體制性障礙。作為衡量開發區域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標準,2013年園區投資強度增至231.31萬元/畝,與2010年相比,提升了1.4倍。
園區的加快發展,迅速提升高新區的產業競爭力。依托覑茂名石化2550萬噸/年煉油廠和100萬噸/年乙烯廠,高新區已初步形成環氧乙烷、碳四碳五、油品精深加工、塑膠加工四大產業集群,在中國石化園區20強中位居12名。
城市擴容提質 建設「南海首灣 海韻綠城」
水域面積約為杭州西湖四倍的水東灣,距茂名市區約20公里,是國內乃至世界上罕見的城市內灣,猶如一片翡翠鑲嵌在茂名的城市南部。水東灣新城管委會主任孫波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強調,新城立足茂名,服務粵西,輻射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內陸腹地,力爭將水東灣新城打造成為廣東沿海重要的亞熱帶濱海新城,粵西推進新型城市化的先行示範區,茂名實現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的主陣地和現代化國際化的「海韻綠城」。
目前正在推進的水東灣綜合整治開發項目是茂名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市政工程,總投資約54.89億元,將加快實現水東灣新城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總體提升。到2015年,初步構建水東灣新區基礎體系,對外交通路線骨架形成,初步完善基礎設施,形成新城環灣濱水景觀帶和陳村中央商務區的雛形。2016-2020年,將推動城市大型公共功能和商業功能的進駐,完善內部路網體系,成為茂名市的現代經濟高地,把水東灣新城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南海首灣,海韻綠城」奠定基礎。
建粵西最大農商平台 促農?品精深加工 加速規模經濟
茂名是廣東的農業大市,以盛產「嶺南佳果」荔枝、龍眼等馳名海內外。為加快向「農業強市」轉變,茂名通過興農業龍頭企業,做深加工,拉長產業鏈,出名牌,增效益和建現代流通平台,產銷信息共享,完善物流冷鏈,促流通,助發展這兩條重要路徑加速農業產業化。
記者在全國龍眼主產區高州市沙田鎮了解到,當地的龍眼產業化程度高,不僅實行標準化種植,並多品牌帶動,湧現出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龍眼加工企業,桂圓肉、桂圓茶、桂圓酒、桂圓膏、荔枝乾、荔枝白蘭地等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帶動了全鎮4萬多農民致富。果農張先生稱,每千克龍眼鮮果大約能製造出4兩桂圓肉,肉質上乘、賣相好的桂圓肉,每千克最高能賣到120元,質量一般的最低也有50元,收益相當可觀。
據茂名中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介紹,投資22億元建設的粵西農副產品綜合交易中心(粵西農批),佔地規模1200畝,是粵西地區首座農商產業綜合體項目,創新採用 「ABIS」農商產業一體化服務模式,實現從交易-加工-配送-農資金融-產權交易的鏈條銜接。該項目填補了茂名農業流通的空白地帶,改變了茂名農副產品流通渠道不暢、農副產品加工率低下、農產品流通信息共享度低及信息流通不暢的局面,同時通過中央大廚房、檢驗檢疫實現農副產品的安全和溯源。
有專家指出,茂名農產品可發展潛力巨大,但加工不足、品牌不足、運輸不足是最大的軟肋,荔枝、龍眼和三華李等名優水果應打造電商品牌,再按需生產產品。如此一來,茂名的農產品將從品種變成品牌、從批發式銷售變成訂單式銷售,「正如法國波爾多的葡萄,可深加工成紅酒銷售,也可建成莊園,走更高端的品牌化、市場化發展。」專家稱,結合茂名國際能源交通樞紐的物流優勢,茂名農業產業化才能取得更長遠的發展。
專家建言:整合利用現有資源 助推茂名經濟新發展
近兩年多來,茂名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全市GDP年均增長率和財政收入年均增長比例均持續穩居全省前列,但由於茂名經濟底子薄,總量少,基數小,各項經濟指標的絕對增加值跟全省經濟發達地區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中國人民銀行茂名市中心支行副行長陳一波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整合和利用好現有資源才能為茂名發展增強動力。
陳一波表示,應充分利用好本地特色工業和特色種養業資源。擴大化州橘紅、電白沉香等本地特色農產品的種植面積和標準化經營規模,提高羅非魚、海產品、蔬菜、乙烯下游產品、地方傳統特色工業產品等的深加工能力,建議開展評選種(養)專業鎮活動,推廣無公害種(養)和開展特色農副產品安全檢測(抽查)制度,支持博賀漁港批發市場建成粵西第一大漁港海產品交易中心,組織全市企業參加全國農產品、工業品博覽會和本省、港澳等地舉辦的各種商品交易會。
同時,整合和利用好本地旅遊資源。做好全市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等各種旅遊資源的整合分類和規劃建設,建立茂名與周邊及珠三角等地區旅遊資源分享合作機制,建設農家樂、漁家樂等鄉村生態旅遊項目,建設茂名特產一條街,組建特色產品加工銷售專業市場,開發電白小放雞島海上旅遊度假項目並與現放雞島構成海上旅遊姊妹島,做好高州冼太廟、化州孔廟等旅遊景區的旅遊品位提升和景點等級申報評定工作,加快高州根子荔枝、信宜三華李等農業生態旅遊項目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