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網人網事:《彎道超車》說閱讀


狸美美

最近,小狸在微信上看到內地著名編劇六六的一篇文章,非常喜歡,甚至比看她那些電視劇《雙面膠》、《蝸居》、《心術》什麼的還喜歡。

文章的題目是《彎道超車》,說的是六六初到英國時,很是沉醉於只有明信片上菜得一見的風景和建築,但很快她就發現,這個大英帝國的網絡建設真是一塌糊塗。「突然沒網絡了!對我這樣來自國際一線大城市萬事問微信百度的人來說,幾近崩潰狀態。」這不由得令人想到:「當我在英國租車公司現場,用微信支付快速還款提高限額的時候,當我按着對講鍵安排萬里之外的員工合同發來給我E簽送回的時候,......英國人充滿疑惑地問我:『這是什麼?』」因此,六六最大的感慨是:「中國落後了幾百年,直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才終於抓住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彎道超車,多好的一個詞。這是事實,也是精彩;這是速度,也是自豪;這是中國人的美,但也是某些外國人的氣--

「不到英美國家,你不會理解為什麼他們視中國如洪水猛獸,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那些洋人幾百年前拿洋槍洋炮,以先進的名義衝破中國大門的時候,中國看待他們的眼光大約也是如此--又厭惡又害怕卻忍不住羨慕。」

六六的這段話應該可以算得上是知己知彼的理性公允之言,實際上,中國人的「彎道超車」也許尚在未了之途,而老外們的「明信片」也未必就沒有新圖在盤算,在謀思。進步永遠在路上,一切皆在競爭中。

例如英國《衛報》網站不久前有一篇報道,題目是《電子書閱讀效果不如紙質書》。國人講的是彎道超車,這篇文章講的是研究人員正在全歐洲範圍開展一項大規模調查,以評判數字化對閱讀體驗產生的影響。結論是:通過閱讀同一篇小說的專業調查可以發現,紙質書讀者在移情、專注和敘述連貫性方面明顯都強於iPAD讀者。甚至,還有更細緻、具體的結論--看紙質書時,你可以通過手指感覺到,左側的書頁在不斷增加時,右側的書頁在不斷地減少。這種前進的觸感,實為讀者的開卷之感及文本的推進提供了更強的固定性和可靠性。

由這些結論難免想到,彎道超車有時也要回望一下前進的轍印,要計較一下「功在當代」的得與失。即以閱讀而言,十九世紀的狄更斯帶着他的《雙城記》或《霧都孤兒》到處去朗讀的情景,仍是感人至深。

相關新聞
百家廊:家和萬事興 (2014-09-08)
翠袖乾坤:浪漫巴黎鐵塔 (2014-09-08) (圖)
跳出框框:中秋賞月 (2014-09-08)
琴台客聚:是日甲午中秋 (2014-09-08)
生活語絲:美食美購話曼谷 (2014-09-08)
思旋天地:把握轉折點 (2014-09-08)
網人網事:《彎道超車》說閱讀 (2014-09-08)
百家廊:書信時代 (2014-09-05) (圖)
雙城記:愈細愈有戲 (2014-09-05)
翠袖乾坤:意念造作 (2014-09-05)
古今談:美國對非洲愛莫能助 (2014-09-05)
方寸不亂:公關月餅 (2014-09-05)
演藝蝶影:角色演員演活角色 (2014-09-05)
此山中:紀念龍剛 (2014-09-05) (圖)
百家廊:走進小劇場 (2014-09-04) (圖)
琴台客聚:中秋人難圓 (2014-09-04)
翠袖乾坤:夫妻共同話題 (2014-09-04)
海闊天空:文化之都賞藝 (2014-09-04)
七嘴八舌:治標公正嚴明 治本精明理性 (2014-09-04)
隨想國:凝聚與持久 (2014-09-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