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倫敦伊士靈頓華人協會六十人參加的北歐郵輪旅遊,全船一千三百多人,絕大部分是英國人。相處了十四天,共進餐,同玩樂,發現華洋相處的最大矛盾,是生活習慣,與教育水平無關。
華人協會的團員裡,有許多專業人士,如醫生和律師,他們在香港出生,在英國生活了四、五十年,英語可能比粵語更流利。但是,當他們用粵語低聲談話時,卻引起同船的英人側目而視。他們不熟悉這種語言,不明白對方在說甚麼,很自然地就認為:這是一種「雜音」,騷擾了他們。
郵輪的餐廳劃分了一個角落給我們進餐,無論我們如何壓低聲浪,都無可避免地造成滋擾。因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喜歡熱鬧,無論家居飯廳或餐館都是燈火通明,一邊吃一邊天南地北說不停(老竇教仔也是在飯桌上)。但洋人進餐要講究氣氛,暗淡的燭光下,只聽到刀叉碰撞聲響。
曾經與一英婦同桌並肩進餐,她坐在我的右邊,我一坐下,就順手拿了右邊的餐巾鋪放腿上。她看見了,很嚴肅地對我說:「你拿了我的餐巾。你的餐巾永遠在你的左方。」我連忙道歉,也謝謝她的教導。可是,整頓飯她再沒有跟我說一句話。我的心裡難免不舒服,甚至上綱上線,牽涉到「種族歧視」了。但翌日碰見她,她竟然滿面笑容,拉我同桌吃飯。
我只能理解為:當洋人受到騷擾或「侵犯」時,他們會很不客氣。但他們有原則,事過境遷後,就會原諒別人。
我們的團員中有幾位是新界原居民,帶了麻將牌上船準備大打四方城,後來因擔心造成噪音,放棄了,改打客家人的六糊紙牌。郵輪的遊戲室裡,英國人在打橋牌,華洋和諧共處。
互相包容遷就,自然和睦相處。想起目前內地遊客與港人所產生的矛盾,何嘗不是需要有此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