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錫滔夫婦。本報山東傳真
時隔多年,已是古稀之年的黃錫滔夫婦再次回到內地創業,在山東德州和朋友一起建立一座粵式酒樓。雖然這些年陸續也有回內地投資,此次傾注的心力卻與以往有所不同,兩人彷彿又回到了16年前初到上海時的打拚歲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江宏 德州報道
黃錫滔,上世紀40年代在香港出生,60年代遠赴重洋去英國發展。1998年,黃錫滔夫婦和朋友一起在上海建立內地首個主打魚翅的酒樓。時隔多年,雖然這座酒樓早已結束,那段創業時光卻成為兩人心中彌足珍貴的回憶。
回憶往事難忘上海創業歲月
由於當時透過熟人在香港找到了物美價廉的魚翅貨源,酒樓裡魚翅的起價只有78元,還配有一份青菜,可惜卻很少有人來吃。「他們都說,怎麼會有這麼便宜的魚翅,是不是假的?」 黃太笑着說。黃錫滔的普通話速度很慢,雖然離開香港多年,黃先生仍習慣講粵語,每到內地,黃太就成了他的翻譯和代言人。回憶往事,兩人相視一笑,彷彿又回到了那段難忘的歲月。
據黃太介紹,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兩人後來在酒樓搞了一次媒體見面會,請廚師一邊講解魚翅的種類一邊現場製作。遺憾的是,對於這場活動的詳情,黃太已沒有任何印象,突如其來的一場虛驚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當時我們帶着女兒一起到上海,女兒和阿姨一起去樓下商場玩耍時,忽然就不見了。阿姨哭着上來稟告,我當時就傻掉了......」事發後,黃氏夫婦和朋友立刻派人守住商場的各個出口,甚至還去了火車站和汽車站尋找,皆無消息。幸運的是,一個多小時後,失蹤的女兒卻自己回來。談起這段往事,黃錫滔夫婦仍然心有餘悸。
時隔多年,雖然上海的酒樓早已結束,很多人仍然記得這對和善的夫妻。「這些年我們去上海,吃飯的時候服務員經常說沒有單,廚房裡有人結了,一定是當年的那些員工,我們都不太記得了,他們還認識我們......」說到這裡,黃太的眼睛有些濕潤。
黃錫滔夫婦今次到山東,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幾位餐飲界的老朋友看中當地一家五星級的酒店做餐飲,邀請他們過來考察,沒想到兩人最後竟成了大股東。
10月初,德州麗都大酒樓正式開業。 一大早,黃錫滔夫婦即率店裡的員工上香請廚神,祈禱開業大吉生意興隆。簡單的剪綵儀式後,更有昔日獲評「香港十大名廚」的譚奇超、林釗誼、關應秋等大師現場製做菜餚,令人食指大動。這三位即是黃錫滔夫婦心中值得信任的朋友。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副主席、昔日香港十大名廚之一、麗都酒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奇超表示:「現時內地有很多香港酒樓,但很少是真正由香港人在管理和經營,我們希望把香港的餐飲理念帶到內地,讓顧客享受到真正的香港美食。」
內地客大魚大肉變注重養生
到內地發展近20年,譚奇超經歷了客人從喜歡大魚大肉到要求精緻美食,再到注重健康養生的全過程,譚奇超說,他們正隨着社會的發展而改變傳統做法,比如以前的老湯要用豬肉、老雞、火腿來燉,為了湯汁更為濃郁,還會加入豬皮和肥肉。現在人們為了養生,喜歡吃的更為清淡,老湯已不再放入這些食材。而健康和養生,亦將是餐飲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