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社會成就了藝術家,藝術最終也要回饋社會。」河南省十一屆政協常委、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宋華平不僅醉心於習書創作,更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打造河南「書法強省」、培養書法「新人」身上。宋華平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說,他不僅要做好個人的事,更要做好河南的事。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駱佳、曹宇
自1984年進入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工作,宋華平已經在中原書壇耕耘了整整30年。30年的時間裡,他見證了河南書法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變化,河南書法的每一次進步他都有親身參與其中。2007年,宋華平擔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伊始,就提出要把河南從「書法大省」變成「書法強省」。經過兩年的努力,河南獲得2009年書法屆最高榮譽「蘭亭獎」的舉辦權。「這是河南書法界首次舉辦這麼重要的活動,『蘭亭獎』在河南舉辦不僅了卻了我的一樁心事,也圓了眾多河南書法家們的夢。」宋華平說,在那次活動中,河南省的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不負眾望,入展作品和獲獎數量都位居全國第一。「這充分說明了河南書法界的實力。」
傾力打造書法名省
在那之後,河南省書協還承辦了全國第八屆書學研討會、全國第二屆隸書藝術展、中國書法名城(之鄉)聯誼會成立大會、翰墨春秋全國百位著名老書法家作品展等大型活動,被業界譽為「中國書法河南年」。在他的積極推動下,開封、安陽分別被授予「中國書法名城」;偃師、新安、固始、鄲城、內鄉相繼被授予「中國書法之鄉」;開封翰園碑林被授予「中國書法名園」。當年,宋華平也被評為全國書法十大人物,當選的理由是:「作為河南省書協主席,宋華平通過動員和制定獎勵標準、舉辦優秀作品觀摩展、培訓重點作者、進行預投稿作品點評等措施,使河南書法作者在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取得優異成績。」
「目前河南書法愛好者有近100萬人,無論是承辦的活動規模,還是獲獎的人數以及普及的程度,在全國都已位列前三甲。」提起河南書法的現狀,宋華平十分自豪,「河南是逾億人口的大省,書法愛好者有數十萬。目前,河南書協會員超萬人,中國書協會員逾千人。總體來講,河南書法創作優勢明顯,有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書法家,河南書法普及工作做得也比較好,省、市、縣甚至鄉鎮書法機構比較健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書法教育相對江浙兩省實力還比較薄弱,書法理論人才隊伍相比先進省份還有一定距離。」
書法家要用字來表達感情
在宋華平眼裡,每個字都是一個小小的生命,「一個真正的書法家是靠字來表達情感的。」宋華平說,每個書法家無論是師從何人,最後都應該形成自己的風格,「每個筆畫都是會動的,要研究好每個筆畫的習性,然後再把他們用最合適的方法組合在一起。」
「學習書法天賦很重要,但後天的勤奮更不可少,尤其要能持之以恆。」宋華平說,自己從小喜歡寫字,「那時經常一寫就是一天,什麼都寫,只要能找到的帖子,都會去試着臨摹。」就這樣鍥而不捨地寫、寫、寫,宋華平從一個農場知青「寫」成了美術教師,又從美術教師「寫」成了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掌舵人。
中國書協主席張海說,宋華平的作品經過多年的磨礪和經營,逐漸形成了自己凝練厚重、沉穩大氣、雅正端方、雅俗共賞的風格特徵。他的字從傳統中來,寫得漂亮、端正、宏偉大氣,非常符合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其大幅作品氣勢磅礡、器宇宏大,是中原書風的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