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人代政協促嚴懲衝擊立會暴徒


放大圖片

■王庭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庭佳、鍾立)近百名暴徒前日凌晨衝擊立法會大樓,令大樓多處損壞。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強烈譴責暴徒衝擊立法會的行為,是次暴行已充分顯露出暴徒無視法紀已到了極嚴重的程度,並批評「雙學」稱「對暴力的理解存在灰色地帶」,又稱「走到升級一步是逼於無奈」,試圖將暴力事件的責任推給特區政府,是在鼓吹「暴力有理」,為進一步可能出現的暴力甚或行動升級作輿論準備。他們促請警方嚴正執法,以免局面惡化。

王庭聰:部分人或收了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工商總會會長王庭聰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批評,日前衝擊立法會的暴徒故意破壞公物,行為離譜。早前網絡廣泛流傳一份「佔中價目表」,反映「佔領」者可能有兩種,部分暴徒受人慫恿,部分則有利益在身,「一種係古惑仔,一種係傻仔......佢(暴徒)係咪收髐H]錢,收到order(命令)先去?」

他續說,有人以根本不在立會議程內的草案作號召,實屬無中生有、借題發揮,即使立會有這個議程,暴徒也不應這樣做,故警方一定要嚴拿暴徒歸案,否則問題將越來越嚴重。

顏寶鈴:主流民意反「佔領」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顏寶鈴指出,近兩個月來的「佔領」行動,已嚴重影響香港法治、經濟及民生,大部分港人深惡痛絕。多項民意調查和反「佔中」的簽名行動已明確顯示,主流民意就是反對「佔領」。

她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會見特首梁振英時表示,「佔領」是違法事件,並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置,這反映中央對「佔中」的態度已很明確:「法治中國不會對任何違法行為妥協。」特區政府一直對學生持包容寬待態度,然而,為香港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她堅決支持警方清場,果斷執法,維護法治精神,讓香港長治久安。

鍾瑞明:「雙學」混淆視聽

全國政協委員鍾瑞明指出,立法會大樓是莊嚴、具象徵的地方,暴徒日前衝擊立法會,惡意疰a立法會大樓,包圍警察,用強光照射警察面部,襲擊警察,偷去警察的裝備,所為令人髮指,更充分顯露出暴徒無視法紀已到了極嚴重的程度。

卸責政府鼓吹「暴力有理」

他批評,學聯與「學民思潮」一方面聲稱與此事無關,另一方面卻稱對暴力的理解存在「灰色地帶」,在研判何謂「暴力」時要考慮「特定時空和動機」,又稱「走到升級一步是逼於無奈」,是試圖混淆視聽,企圖把暴力事件的責任推給特區政府,實質上是鼓吹「暴力有理」,為進一步可能出現的暴力甚或行動升級作輿論準備。

鍾瑞明質疑道,「事件的暴力性質無可置疑,還須看甚麼『特定時空和動機』?暴力事件的責任顯然在組織暴力行為的人身上,怎可能是(特區)政府呢?難道自認為有高尚的動機便可以任意違法,隨意使用暴力嗎?這種顛倒黑白是非的言論,只會姑息和鼓勵暴力行為, 為行動進一步升級製造借口。此時此刻發表這些言論,與廣大市民嚴厲譴責暴行、強烈要求立即停止佔領是背道而馳的!希望學聯與『學民思潮』的個別成員不要越走越遠!」

教唆漠視法令顛倒是非

他指出,50多天以來,學聯、「學民」及策動「佔領」者無視主流民意,更知法犯法,鼓吹毋須遵守法律,扭曲法治的概念,並公然挑釁警方,某些律師更公然教唆「佔領」者漠視禁制令、各種歪理充斥社會、黑白是非被顛倒、社會秩序遭破壞。「佔領」倘再持續下去,矛盾必定進一步擴大,衝突必然有增無減,局勢將會越來越亂,對社會造成的破壞就越來越大,「佔領」惡果要由廣大市民來承擔。

鍾瑞明強調,民意已清楚顯示,「佔中」已不得人心,「佔領」者必須順應民意,立即撤離各個「佔領」區,「還路於民」,讓香港得以恢復正常法治社會的生活和秩序,並在香港基本法的框架下,以理性務實的態度討論香港的政制發展。

相關新聞
「熱血」幹將「法國佬」落網 (圖)
警調查「佔銅區」偷電
被捕6人禁入立會300米內
逃家男童疑遭「佔旺」男非禮
「佔旺」禁令上訴駁回 最快後日清障 (圖)
90%中小企生意跌 促停「佔」讓港回氣 (圖)
港人代政協促嚴懲衝擊立會暴徒 (圖)
中小企受影響調查 (圖)
特稿:律師批戴耀廷耍賴圖甩身
林健鋒:堅持「公提」礙溝通 (圖)
「佔領」不利理性討論 次輪諮詢擬押後
逾九成市民指「佔中」難撼人大決定 (圖)
特稿:「警隊男神」盼港回復正常秩序 (圖)
舉傘風波:陳新滋:學生非「顧客」 大學守原則 (圖)
「佔鐘」內訌:網民「吹雞」拆大台 要求解散「糾察」隊 (圖)
外交部批肥彭干涉港事 (圖)
「末代港督」謬論 港府逐點篤爆
駐港公署責美報告罔顧事實
爆粗口罩人「佔」英駐港總領館 (圖)
雙層巴撼輕鐵 釀出軌23傷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