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團結香港基金」招攬各界精英,包括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圖為當日成立典禮。 資料圖片
董建華於「團結香港基金」成立典禮講話全文
編者按: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牽頭成立,匯聚社會精英為香港出謀獻策的智庫組織「團結香港基金」,於今年11月10日舉行成立典禮。基金主席董建華當日發表講話,批評「佔領」對社會造成很大傷害,倘政改原地踏步,香港將會陷入沒完沒了的爭拗,基金期望集合力量,攜手做好香港,造福市民。
因應讀者要求,本報刊出董建華副主席的講話,以饗讀者。
多謝各位出席「團結香港基金」的成立典禮。我們今天的顧問和嘉賓,有老、中、青,橫跨大半個世紀,包含了聰敏的年輕朋友,幹勁十足而充滿智慧的各界精英,和有心有力、經驗豐富的資深朋友。大家亦一定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不少新面孔。我希望今後我們不斷會有新的力量加入,特別是年輕人。
面對獨特挑戰 港勿自我矮化
大家從百忙中抽空出席,是因為大家都熱愛香港。亦因為香港值得大家熱愛。我們除了迷人的海港之外,什麼天然資源也沒有。但我們可以達到差不多全民就業,人均每年生產總值幾乎達到30萬港元。我們交的稅,是全世界最低之一。但我們的公共服務,包括醫療、教育、社會福利、交通、康體設施等,無論從收費和服務質素來說,都讓很多先進國家感到羨慕。這一切,以及法治,都是香港的驕傲。所以我們不應自我矮化香港。事實上,香港在特區政府領導下,是做得不錯的。
當然,香港面臨很多挑戰。有些挑戰是中長期的,亦有些挑戰是目前要面對的。有些是長久遺留下來的,亦有些是因為新的環境、新的世界大趨勢所造成。香港有獨特的情況,有我們獨特的挑戰。
民間寶庫「聚才」 培訓從政好手
要克服挑戰,建設更好的香港,當然是特區政府需要牽頭的工作。但世界沒有一個政府,可以集齊全部人才和智慧。香港的民間,是思想和智慧的寶庫,融合了全球的視野,創新的思想,和傳統的智慧。
我們成立「團結香港基金」,目的就是要好好匯聚香港最出色的思想和智慧,透過多角度的研究和討論,倡導解決問題的新思維,然後有系統地集結這些智慧,形成公共政策建議,提供給政府、公共機構、和整個社會考慮。智庫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會公開、透明、完整地呈現給公眾人士,以鼓勵公眾參與討論,廣納民意,凝聚社會共識。
基金除了作為香港民間智慧的寶庫,為建設香港出謀獻策之外,亦會協助從政人才的培訓工作。香港在不同領域,都人才輩出,唯獨是從政人才,他們的培訓,還需加大力度。
根據一份報告,智庫在每個發達國家與很多發展中國家成為促進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他們的工作是受到重視的。全世界有6,800多間智庫,以美國最多,中國排第二。香港起步較晚,目前有33間智庫。「團結香港基金」今天從小開始,希望可以成為一間有信譽、有規模的香港民間智庫,實實在在為香港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普選原地踏步 內耗累港倒退
香港面臨不少挑戰,因時間問題,我只會針對其中比較重要的幾項,講一下我的看法。
當前最迫切的挑戰,是政改爭議,和它所引發的「佔領」行動。面對政改爭議,我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清楚的選擇,是通過政改方案,讓我們於2017年由全港500萬選民一人一票,選出我們的特首,然後根據第一次普選的經驗所得,按照(香港)基本法的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政制發展。2017年全民普選特首,是自從97回歸以來,最令人振奮的歷史時刻。另一個選擇,是原地踏步。大家可以想像到,原地踏步,並不表示我們停滯不前,更可能導致的是不斷倒退。全香港可能會沒完沒了地抗爭、鬥爭、內耗。在這情況之下,香港可以不倒退嗎?
政改爭議所引發的「佔領」行動,已經對香港造成很大的傷害。經濟已經開始加速下滑,社會嚴重兩極化,法治精神受到嚴重損害。「佔領」行動亦大面積地擾亂市民日常生活,影響很多家庭的生計,使民間的積怨越來越大。大家見到180多萬個「反佔中」人士,用他們的簽名,表達了他們反佔中的立場。「佔領」人士不可視而不見,一意孤行。政府希望能夠和平結束「佔領」行動,但亦不可能長時間任由社會秩序受到破壞,不可能長期有法不依。
政府已釋出最大的誠意,願意向中央提交一份民情報告,並建議為2017年以後的民主發展進程,成立一個多方交流的平台。而且,政府亦建議在第二輪諮詢過程中,可以就提名委員會的選舉辦法、投票方式等,盡量增加民主成分和透明度。我們只得幾個月的時間,去做好這方面的大量工作,時間緊迫得不得了。
故此我呼籲「佔領」人士和「泛民」的朋友,結束「佔領」行動。你們為爭取民主,付出了很多。但全港市民亦被迫作出了更大的付出。現在是時候結束「佔中」,將你們爭取所得到的,落實下來。時間,是不會等你們的。
把握國家機遇 經濟注新動力
香港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中港關係。
我時常把「香港好,國家好; 國家好,香港更好」這句說話掛在口邊。有人說這句話說得太多了,人家聽到厭了。但這是關乎香港福祉的基礎。我們是國家一部分,和國家血脈相連。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其規模之大,是人類歷史上未出現過的。香港作為國家一部分,而且享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如果能夠把握好這個歷史契機,將會為香港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亦自然會為年輕人,帶來大量的向上流動機會。
香港有些人對國家的認識不深。共和國立國只有65年,是一個年輕的國度。立國時,百廢待舉。過去幾十年,國家在經濟、政治、和民生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在民主、法治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使14 億人民感到幸福和驕傲。如果香港有些人感受不到這份幸福和驕傲,那是因為他們未有機會,去認識國家和民族。
很多香港人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認識,只是一些數字上的模糊概念,包括GDP,經濟增長率等,我希望他們用心去了解一下,經濟發展使數億人民脫貧的動人故事。
現在全世界都奔向中國,如果香港人不好好把握中國的機遇,吃虧的是香港人,不是中國。我們明白,對國家的認同感,是不可能強加於他人身上,必須讓他們透過認識國家,而自發地以國家感到驕傲。這是一項重要課題,稍後的論壇,亦會講及。
法治不容侵犯 文明社會基礎
香港的奇蹟,從來不是靠運氣。我們的成功,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的制度,特別是司法制度。我們司法獨立,法治精神從來不容侵犯,確保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治精神,是文明社會的基礎。我們不可以為了追求民主,而破壞法治。在這裡,我要重複一次,「佔領」行動是違反香港法律的行為。法治精神,來得不易,我們一定要珍惜。
最後,我想講一講年輕人所表達的訴求。大學生不滿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而沒有就讀大學的年輕人,更加看不到出人頭地的一天。樓價高企,使年輕人擔心辛勤工作多年也買不到樓。這些訴求,我完全認同,我相信全港市民都認同。
以上香港面對的問題,不單單是香港的問題,也是全球的問題,是經濟全球化、及科技急速發展衍生出來的問題。當然,香港樓價貴,是香港土地供應嚴重不足的問題。事實上,上述一連串的問題,近年來特區政府也高度正視。
創科推動經濟 助青年向上流
專家們說,滿足年輕人向上流動的訴求,是有辦法的。去年,香港經濟以4.8% 增長,以一個成熟的經濟體來說,是相當不錯的。今後,要使年輕人有不斷向上流動的機會,我們不單要有新動力讓經濟持續增長,更需要推動能夠提供高端就業機會的新經濟活動。
科技及創新,能為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動力。從前,創業需要大量資金;今天,創業靠的不是資金,而是靠科技和創新。另一個新經濟領域,是由於內地財富不斷增加,而香港亦已經相當富裕,導致香港對藝術和藝術品市場、名、美食等消費方面的需求,都急速提升。我相信以上種種,都可以為年輕人就業和創業,提供了新的天地。
創造這樣的新天地,政府的責任就是提供教育機會,尤其是在專上教育和職業訓練方面,一定要加大投資和力度。社會各界,亦要與政府共同努力,將香港建設成為一個創新、創意、創業的社會。
力促政改通過 基金首要工作
當然香港面對的挑戰還有很多,我沒有時間一一詳述,現在讓我簡單談一談基金今後的工作部署。
目前最迫切的是令政改方案,能得到社會支持,使法案能夠順利在立法會通過。
同樣迫切的,是製造條件,促使「佔領」行動能夠盡早和平結束。
另外一個需要優先處理的,是年輕人面對的困境,和他們提出的訴求。基金將會就建設香港成為創新、創意、創業的社會,盡早開展學術研究,舉辦論壇和圓桌會議,吸納年輕人和持份者的意見,以作出具體建議,使其能盡快落實。
至於香港面對的其他中、長期挑戰,基金將按照它們先後緩急,定出優先次序,於明年初開始,開展學術研究。我們會將研究所得,推介給政府和社會。
結語:
我希望這些活動,有助大家看清前路,構思明天,想像未來。然後凝聚我們集體的力量,攜手做好香港,做福市民。
多謝大家。 (小題為編輯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