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外交部斥英用所謂「道義責任」干政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原定本月訪港,「調查」中英聯合聲明實施情況,但被中方通知拒絕入境,委員會昨日進行緊急辯論,有委員聲稱,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締約方,英國對香港仍負有責任。中國外交部昨日強調,英方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不存在所謂的「道義責任」,「英方有些人企圖用所謂『道義責任』混淆視聽,干涉中國內政,是不可接受的,也不可能得逞。」

英國國會委員會昨日進行緊急辯論。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施維爾會上聲稱,他已經多次向中方強調委員會是獨立於英國政府,又解釋調查的背景和重要性,但中方仍然拒絕調查團入境,是「不合理」,並會帶來「反效果」,「中方拒絕英國議員入境香港,不符合中英聯合聲明的精神。香港邁向普選有助確保繁榮穩定,英國政府鼓勵特區和中央政府尋求共識。」

委員會主席奧塔韋聲稱,英國外相今年7月向國會提交報告,指出「香港落實普選,港人應有真正選擇」,但「佔領」行動後,報告陳述顯得「過於保守」,委員會有需要前往香港「調查」,又稱上星期有中方官員向他表示,中英聯合聲明有效期至香港1997年回歸,現時已失效:「中方在會上提出的主要理據,是中英聯合聲明現在已無效,聲明只適用於1984年直至1997年回歸。中方明顯是『不負責任』和『錯誤』的。」

華春瑩:英對港無主權治權監督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昨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英國議會下院2日就中國拒絕英議會下院外委會調查團入境香港舉行辯論。英方有人認為,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締約方,英國對香港仍負有責任。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華春瑩在回應時強調,香港已於1997年回歸中國,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就中方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和過渡期有關安排,對中英雙方的權利義務作了清晰劃分,英方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不存在所謂的「道義責任」。華春瑩表示:「英方有些人企圖用所謂的『道義責任』混淆視聽,干涉中國內政,是不可接受的,也不可能得逞。」

劉曉明:辯論實際干涉港內部事務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昨日在覆函英國保守黨議員格雷厄姆時則批評,格雷厄姆早前在國會主持聽證會辯論香港問題,是干涉中國內政,並形容有關辯論實際上是干涉香港內部事務,會被香港反對派利用,給予錯誤的印象,以為英國支持「佔中」違法活動。

就英首相卡梅倫辦公室發言人日前稱,中方拒絕英國議會下院外委會「調查團」赴港是「錯誤的」和「適得其反的」。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昨日表示,英國議會下院外委會不顧中方多次交涉,仍堅持赴港「調查」,這種執意對抗的做法才是「錯誤的」和「適得其反的」,且不利於中英雙邊關係的健康發展。中方對此不得不做出必要反應,堅決行使自己的主權,堅決捍衛自身利益。

發言人表示,必須指出的是,作為主權國家,中國當然有權決定允許或不允許誰入境,世界各國均是如此,中方的做法無可厚非。香港已於1997年回歸祖國,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政府、機構和個人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關於英議會下院外委會擬組團赴香港「調查」事,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多次向英方表明堅決反對的嚴正立場,要求其停止干涉中國香港事務,取消赴港計劃。

發言人表示,中方一貫高度重視中英關係,主張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內政原則基礎上發展和促進兩國關係。「我們希望英國政府、議會及有關個人在香港問題上切實尊重中方立場,切實維護中英友好關係的大局,多做真正有利於香港繁榮、穩定與發展的事情,為中英關係發展創造積極有利的條件。」

香港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昨日在立法會大會被問及有關問題時強調,國家外交部已經非常清楚地指出,有關事宜是屬於國家的外交事務,並由中央政府負責,特區政府再沒有其他補充。

相關新聞
「鳩嗚」擾商戶涉刑罪 (圖)
議員:損店家權利屬另類暴力 (圖)
「三丑」帶62人自首 只認輕罪 (圖)
「三丑」避重就輕 難逃八刑罪 (圖)
大聯盟謝警護港 高呼加油 (圖)
李飛:「佔領」擦亮港人眼睛 (圖)
外交部斥英用所謂「道義責任」干政
萬億煲A股 成交創全球紀錄 (圖)
滬迪士尼最快明年國慶竣工 (圖)
信和理大研發大廈水力發電 (圖)
港富家子台欠租 啞鈴扑死老房東
社創基金5,000萬募扶貧百計 (圖)
內地今迎首個國家憲法日 (圖)
湘江重金屬之殤 砒霜超標715倍 (圖)
馬英九辭黨魁 冀藍營重新振作 (圖)
英女王或「混血」 王位受質疑 (圖)
華府勢力「入侵」烏克蘭內閣 (圖)
獵戶今升空 尋路「撲火」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