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拾穗:破解實化 遞歸本意


放大圖片

■圖為曾去信特首要求安樂死的斌仔(鄧紹斌)(前),其選擇曾引起廣泛關注。 資料圖片

思方學介紹之三

有一回,上思考方法課,有學生問李天命老師:「獅子與老虎,誰好打?」結果引來一陣哄笑。又有一回,上宗教哲學課,有學生論證上帝存在,謂:「甲有父親,他父親也有父親,類推,人人都有父親;再推,人類也有父親,祂就是上帝。」結果又引來哄笑。

上述兩個情況,為什麼會惹來哄笑?因為兩個學生均犯了思方學中「實化」的謬誤。所謂「實化」,就是把「非具體的事物當作了具體」,獅子和老虎,只是動物學中的一個類別概念,不是真實的存在物,概念如何彼此打鬥?要真打,就須是某隻具體的獅子與某隻具體的老虎打。另一情況也雷同,「人類」也是一個「概念」,並非具體物,何來生命?怎會有父親?更荒謬的是「它」的父親竟是上帝!姑且勿論上帝作何詮釋。

助人助己 解難工具

思方學並不是自我炫耀的語言遊戲,而是助人助己的解難工具。受過這方面訓練的人,不宜標奇立異、應從一般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想人所想、感人所感。

上述兩個問題。第一個可了解為:一般而言,隨機選兩隻性別相同、成熟相近、健康相若的獅子和老虎,在自然的環境下打鬥,看看哪一方的勝次較多,勝方多的叫「好打」。最好多選幾個樣本,多打幾個回合,這樣結論方有根據。原來,這是一個科學問題,須訴諸於實驗。有些情況,更須進一步彌補句中闕意,例如,豹子與鱷魚何者好打?我們須追問在陸上打還是水中鬥,環境不同,結局相異。在陸上打則豹子勝,在水中鬥則鱷魚勝。

至於第二個問題,可了解為:甲有父親,他的父親也有父親,...... 那麼,那個很久以前的父親,姑且叫他做始祖吧!他是怎樣來的呢?對於這個問題,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不過,有一點要補充,上述兩個推論均失效。第一,甲有父親、他的父親又有父親,......推不出「人人都有父親」。反駁很簡單,只須把父親代入母親就可,「甲有母親、他的母親又有母親,但推不出『人人都有母親』,始祖並沒有母親!第二,人人都有『生』父 (生出來的),推不出有人 (不一定是始祖) 是『造』出來的。」這是思方學的第二部分,思考須合乎邏輯。上述問題,不如乾脆討論人的來源就是了,不必冠之名為論證。

審題不周 難取高分

文憑口試中,考生要取得高分,就得了解問題。可是,筆者耳聞目睹的,是考生審題不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懂破解實化之道。以下是一例:

「香港應否為『安樂死』立法?」有考生會如此說:「從好的角度看,安樂死可以減輕人的痛苦;但從壞的角度看,它會非法奪取人的性命。故此,立法有立法的好處,不立法也有不立法的好處,我認為不可一概而論。」

這樣模棱兩可的答案難列上品。因為,考生把「安樂死」實化了,以為它是個具體事物;殊不知這「安樂死」只是個「集」,並不具體,「集」內載的「安樂死個案」方才具體,方能減輕人的苦痛、奪取人的性命。這等於「老虎」也是個「集」,「集」不會咬人,但集內的老虎會咬人。明乎此,方能掌握問題的重心。立了法,或有人藉法律漏洞濫用安樂死,造成許多謀殺或棄愛。如不立法,又會造成另些不道德,如一個很痛苦的長期癱瘓者,每天要花鉅費維持心跳與呼吸,這令家人和自己長期飽受煎熬,但礙於法例,不能進行合法的安樂死,這剝奪了人追求幸福的權利,並不公平。

擬題者希望考生衡量立法和不立法後的各種可能利弊,然後得出應或不應立法的結論。故此,不存在「不可一概而論」的立場,那是俗見,嚴格說是答非所問。如真持這種立場,那也是不贊成。破解實化,可把俗見化為卓見。■圃丁

作者簡介:現職中文教師,大學畢業之後,全程投入教育事業之中,一晃眼30多年。知命之後,回歸中國文化;躬耕校園一隅,推廣儒道,自得其樂。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幼兒早學「兩文三語」 記憶認知更勝「單語」 (圖)
青年氣候大使 推手機Apps助減碳 (圖)
教局:姊妹學校計劃無政治含意
領袖生北京交流「科技發展」
校園放大鏡:小學英文民歌決賽 聖保羅書院奪冠 (圖)
義工逍遙遊:斯里蘭卡 窮孩子的微笑 (圖)
名師應試錦囊:學海無涯 溫故知新 (圖)
名師應試錦囊:諸侯棄「霸道」 仁義治天下 (圖)
尖子教路:寫作論據勿「吹水」 「古今中外」取高分 (圖)
戒掉錯別字 (圖)
文化拾穗:破解實化 遞歸本意 (圖)
News buddy:中環摩天輪開幕了﹗ (圖)
吹水同學會:荷里活型男名字逐一捉
英語筆欄:超級英雄你愛誰?
中文視野:賞柳永《八聲甘州》
告別爛英文:說對不起 事前事後有別
畫意空間:保鮮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