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政府研究以洪水橋新發展區內的「棕地」為試點,推展新發展區。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港府為應付龐大的住屋需求,近年全速覓地,中短期除透過放寬屋宇發展密度外,亦開展多個土地用途研究,其中藍地石礦場及其鄰近地區的初步土地用途研究,將在今年展開。中長期房屋供應則落在大型發展區的開發上,亦會發展洪水橋、元朗南、新界北的「棕地」,以及填海、發展大嶼山及開發岩洞等。
政府近年大舉為土地「鬆綁」,本屆政府上任後,城規會已批准涉及26幅房屋用地的放寬發展密度申請,令單位供應量增加約3,500個。另外,港府亦開展多個項目研究,包括前鑽石山大磡村寮屋區、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前南丫石礦場3個發展項目,合共提供超過8,000個公私營單位。另外,安達臣道石礦場房屋用地預計最早2019-20年度開始發展,提供超過9,000個公私營單位。
古洞北粉嶺北可供6萬單位
長遠供應則茞援韝j型發展區,其中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提供6萬個單位,其中60%為公屋和居屋,預計首批單位將於2023年起分期落成。同樣涉及約6萬住宅單位的洪水橋新發展區,超過一半為公營房屋,第三階段社區參與將在今年展開。另外還有提供4.8萬伙的《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
為更有效使用現時主要作工業用途、臨時倉庫或荒廢的農地,政府會繼續檢討北區和元朗共約257公頃土地,以確定發展作住宅的可行性及規模。此外,洪水橋、元朗南和新界北的「棕地」,多年來被用作各項與周遭環境不相配的用途,政府現正研究可行措施,包括將部分使用者遷入多層樓宇,並以洪水橋新發展區內的「棕地」為試點,推展新發展區。
龍鼓灘填海規劃今年展開
維港以外填海亦是長遠提供土地重要的一環,香港西面水域的累計性環境影響評估已大致完成,政府將參照評估結果,在今年開展屯門龍鼓灘填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此外,今年初亦將展開涵蓋4個具策略性地區的地下空間發展先導研究。
大嶼山發展方面,年內將全力開展短期工作,包括活化大澳和梅窩,建造越野單車徑,改善瞻s道和嶼南道的狹窄彎位,以及檢討大嶼山的封閉道路和發放通行許可證的安排。中期將推進東涌新市鎮的擴展工作,並開展欣澳填海發展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上蓋商業發展的研究。長期方面,會爭取立法會支持盡速展開「東大嶼都會」的前期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