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銀行理財可能只是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的一個中間產物,但其確實改變了中國銀行業的金融生態和居民的財富形態。自2009年以來,銀行理財業務至今已擴張到近15萬億元人民幣規模,存在總有其合理性,理財產品為企業融資多少提供了便利,亦為老百姓帶來更多投資收益實惠;同時其風險日益引發擔憂,真理可能只是局部的。中國式理財天生又同中國式影子銀行存在千絲萬縷的隱秘聯繫,理財資金的不小部分均去向非標業務、結構複雜不透明、監管套利嚴重;在負債那方,常常形成資金池、期限錯配嚴重、龐氏特徵隱現,更麻煩的是在客戶端,始終存在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
風險理解存在嚴重偏差
由於預期收益率型產品仍然是理財產品的主流,銀行和客戶之間對風險和收益的理解有嚴重偏差。客戶認為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即實際應得收益,銀行負有保障義務的責任;銀行認為客戶應該買者自負。理論上貌似銀行是正確的,但由於資金運用的模糊性,銀行亦很難真正撇清關係。真是有甚麼樣的觀眾就有甚麼樣的電影,反過來說亦一樣成立,有甚麼樣的電影就有甚麼樣的觀眾。
銀行被動容易出現死結
這種不正常的依附關係,嚴重扭曲了市場的正常風險和收益結構,一旦風險真正發生,在中國式的維穩環境下,銀行就會顯得非常被動。如果出錢擺平,又會助長不良的投資習慣和金融文化,這幾乎是一個死結。
因此一方面銀行理財產品對於拓展實體經濟市場化融資管道確實具有重要意義,但其同時又是抬高社會融資成本和加劇金融系統風險的原因。隨荍Q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決戰之年,加上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在各項制度建設尚不健全下極易誘發道德風險、逆向選擇、監管套利、監管空位等問題。銀行理財業務由於一定程度上的監管缺失和理財資金投向的性質,更容易成為道德風險爆發的突破口和催化劑。■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