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我們觀星時,需捕捉事物的細微之處。 資料圖片
「這是一顆星。」對啊!但僅僅是說明;「這是一顆閃星。」閃星多的是,見不出甚麼特色;「這是一顆像屋h單位的閃星。」本體喻體的聯繫何在?恐怕很難引起聯想。要提升寫作能力,學會捕捉事物的特徵大概是必不可缺的訓練吧。閱讀辛牧的佳作,我們試茼V詩人取經。
眼光天降地 描述其特徵
先把眼光從天上降回地面,看看「看天田」。所謂「看天田」,是指水源完全來自降雨的田地,如何寫,才能表現它的特徵呢?辛牧在《看天田》裡就寫道:
除了老天
誰也幫不了忙
這片土地
是三叔公的頭
光禿,不長一根毛
只張大口
而叫不出一聲來
首節點明看天田的本質,說它只能依靠天公做美,否則不能繁衍作物;第二節巧妙地運用比喻,說看天田寸草不生,跟三叔公光禿禿的頭頂一模一樣,藉茼@通的特徵,把本來南轅北轍的「田」、「頭」緊綁在一起,奇思令人嘆服,而「三叔公」這一角色亦與主題配合無間,使人想到在看天田上辛勤揮汗的老農;最後一節,「張大口」的既可以是擬人化的土地,也可以是苦苦掙扎的老農,像所謂「欲哭無淚」,土地和農人有脫離乾旱困境的呼求,卻「欲喊無聲」,看天田沒有生氣、缺少希望的特徵,在詩裡實在表現得淋漓盡致。
背後小故事 印象更深刻
那麼,捕捉事物的特徵,現在能掌握了嗎?
還不能?不要緊,再看辛牧的示範。在組詩《星星月亮太陽》的首篇中,他如此寫道:
星星在天上四處張望
他一定看到不該看的東西
難怪眼睛老是扎扎的
按星星的形狀和會閃動的特質,把它比喻作「眼睛」,已可算是準確;但為了更傳神地表現星星閃動的畫面,詩人極富動態地先寫它「四處張望」,繼而「看到不該看的東西」,於是「老是扎扎的」,用擬人法,星星的一閃一閃就變成有前因有後果的小故事,令讀者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也對星星的特徵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讀到這裡,應該起碼對捕捉事物的特徵有了點概念吧──細緻地觀察,運用想像力,有效果地借重比喻、擬人等基本的修辭手法,筆底文字,原來已有大不同!
還需要更多例子?去找一本《辛牧詩選》,仔細研究詩人狀物的出彩表現吧!辛牧歡迎大家都來取經,他寫過:「你無須遲疑 /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 我將因你的溫柔 / 而蛻盡 / 身上的芒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