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易希對數碼港提供的培育計劃讚不絕口。 張偉民 攝
政策未配合 科研支出僅佔GDP 0.75%
前文提及,李嘉誠私人創投基金維港投資一月初邀請近百名本港師生,到「創投之國」以色列交流考察,讓學生有機會見識到以色列年輕人因為國家的強制兵役制,在軍旅生活中接觸到前沿科技埋下科研種子,當兵練就個人獨立自信的性格,加上國家危難令年輕人有「科研救國」的情意結。當地資源貧乏及動盪的政局,更令其創科企業從一開始就放眼世界。
以色列人口不足800萬,但科技成就非凡,從戰鬥機、手機Apps到農業灌溉技術,均在世界佔一席位,並吸引如維港投資等的創投基金支持。當地科研行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15%,與本港金融業的佔比(本港金融業佔GDP 16%)相若。以色列的科研支出佔GDP比例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甚至以4.4%高踞榜首,香港的科研支出僅佔GDP的0.75%,可見兩者的重視程度差別甚大。在2014年,以國的科研行業出現總值550億美元(約4,263億港元)的收購,亦有18宗上市集資個案,集資金額高達98億美元(約760億港元)。
比較過本港及以色列政府在科研方面的策略及投入之後,記者是次邀請到一位本港科研新晉分享自身經歷,與大家探討創新科研於本港發展艱難的原因。關於這位新晉,宇宙中有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會考12分語文「肥佬」但獲香港科技大學破格取錄,各界寄予厚望。他畢業後毅然放棄3萬元豐厚月薪自行創業。他,就是香港首位「星之子」陳易希。
陳易希甫畢業即創立Bull.B Tech,專門發展B2B及O2O業務,當初曾定下「3年內賺300萬元」的目標。公司至今開業兩年多,陳易希笑言已忘記具體數字,「只記得今年要交很多稅,必定超過300萬元」。這樣看來,Bull.B Tech的發展相當成功,但在採訪過程中,陳易希亦坦言香港目前的社會及政策環境,對創新科研發展而言,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堡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