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港的科研產業發展嚴重側重於軟件方面。 張偉民 攝
訪問伊始,陳易希便興致勃勃介紹自己的經歷及其公司產品,散發着對科研的熱情。不過談到於本港開設科研公司時,陳氏立即面有難色,坦言本港科研的Startup之路不好走,最主要是由於市場支援不足,以及香港的科研文化與世界有一段距離,令本港的科研產業難以茁壯成長。
市場細企業難成長
大部分本港科研企業有北望神州的打算,但陳易希稱內地與香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市場,所以科研企業要進入內地,需視乎老闆有沒有心去融入當地文化。本港只有700萬人口,若然當中有一成人會用你的App,亦只有約70萬用戶,即使能常駐App使用排行榜首位,使用率仍然不高。
對比其他國家的科研產品,例如WhatsApp、Facebook等,由於美國市場龐大,且屬於文化輸出國,與很多國家的文化相近,令其科研企業很容易就可以向外發展。本港中西文化匯聚,一向容易接受他方文化,並同時保持自身傳統,陳易希直言這種環境令本港科研產業「易入難出」,文化成為一個很難衝破的界限。
基金尋入股開價低
雖如陳易希所言,「機會要由自己創造」,但要走上成功之路,能否遇上伯樂非常重要。事實上,本港有大量初創基金,Bull.B Tech亦曾遇過很多人上門查詢,但陳易希始終覺得其開價對比全球的科研企業還是太少。陳歸咎於本港的科研環境不足以支持產業良好發展,投資者寧可投資房地產及金融業換取更穩定的回報,卻不願意孤注一擲把資金投放於高風險的初創企業,即使日後回報可能有數百倍甚至數億倍。
陳易希稱自己公司曾有創投基金表示希望注資,但金額只有幾十萬元,與外地有一定差距,所以最終拒絕了。
不過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科研發展缺少的從來不是錢,陳易希亦一再強調科研企業需要的不僅是錢,還要有人脈、設備、資源等。
產業失衡硬件落後
不少業界人士亦對本港的科研發展有意見,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達出與陳易希相同的意見,稱香港並不缺乏錢,但整個行業的發展卻出現一定程度的不均衡。
例如本港的科研產業發展嚴重側重於軟件方面,例如GoGoVan、OpenRice等全部屬應用程式或網站,即使當初以硬件發明得獎的陳氏,最終亦只能走上軟件開發之路。
方保僑表示,的確發展軟件對於土地供應緊絀的香港有利,但沒有硬件配合,整個產業始終不能平衡發展。他引用台灣為例,台灣就是一個軟硬件並行的地方,所以科研產業能夠達到國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