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溫香彩在政協小組討論時發言。記者王曉雪 攝
作為連任兩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溫香彩認為,政協委員重要的是要接地氣,要為老百姓的利益建良言、獻良策。她的提案既涉及環保,也包括食品安全、汽車限行等民生話題。
今年的兩會上,溫香彩準備了一份關於建議建立政策環評機制的提案。溫香彩對本報記者解釋,政策環評即是把環境評估前溯至政策制定階段,「開始投入1元錢可以治好的事,到最後污染形成的時候,1萬元也治理不好。」
「政策環評目前在中國還處於缺位狀態,因此需要盡快修訂完善《環境影響評價法》,明確政策環評的法律地位,從根本上杜絕因政策失誤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向結果而不是向過程購買服務
溫香彩還呼籲大力發展環境服務業。她認為,隨着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第三方治理將是環保領域的必然發展趨勢,包含環境諮詢、環境監測、環境治理等在內的環境服務業將會是未來的朝陽產業,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溫香彩看來,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為環境保護進一步引入市場化競爭機制,「既拓寬了全社會的環境治理投入,發揮治污的規模效應,也有利於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和效果。」
而對於新近提出的「第三方購買服務」,溫香彩表示,政府應向結果購買服務而非向過程購買服務。
她認為,政府財政在環保投入方面還有一個怪現象,即對污染越嚴重的地方投入越大,但對那些一直保持良好環境狀態的地方,反而沒有補助。「應獎懲結合,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激勵補償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