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袁楚雙)去年發生的地溝油事件,令兩岸三地市民加倍關注食物安全,有香港科研公司數年前採用兩項基因技術,使兩種魚類胚胎能夠反映食物或人們使用的產品中是否含有不適合人類接觸的化學毒素,從而提高食用物品安全檢測基準。創辦人表示,此技術的成本比傳統化學檢驗高三成,但成效提高一半,擁有國際集團洽商技術的安全認證。他期望政府更多部門願意採用該技術,加強坊間食物安全的保障。
香港城市大學於2010年研發一項以鯖?魚幼魚測試毒理的技術,專利獨家授權予同屬城大畢業生陳子翔使用。他創辦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將此技術集中測試雌激素含量。「轉基因鯖?魚」胚胎毒理測試主要用於測試慢毒性,原理是在鯖?魚體內注入一種對毒素高度敏感及可以發出螢光蛋白的基因,將轉基因幼魚置於待測試溶液中12小時至24小時,幼魚透過發出不同強度的綠色螢光,反映待測試溶液中受污染物的含量。水中銀則應用「轉基因青?魚」卵黃魚胚胎,檢測雌激素含量,整個檢測時間只需要24小時。
另一種技術是以「斑馬魚」胚胎測試急毒性,由於「斑馬魚」脫氧核醣核酸(DNA)與人類有九成相似,因此可模擬人類藥物新陳代謝活動。有害毒物中,胚胎在48小時至72小時內發育出現異常狀況,從而預測樣本對於人類可能構成的影響。「斑馬魚」胚胎測試可應用於食品、藥物開發、污水監測、化妝品等範疇,可有效檢測產品的整體毒性、致毒目標器官與致毒機制。
成本高三成 測毒種類增百倍
陳子翔(圖左一,袁楚雙 攝)表示,魚胚胎成本比一般傳統毒理化驗高約三成,但可同時測試的有毒物質高達1,000種,遠高於傳統每次僅測試5種至10種有害物質,如結合新技術及傳統毒理測試,整體驗毒準繩度由30分增至80分。他透露,技術已與部分糧油集團、國際化妝品牌公司合作,正與港府初步接觸,期望政府讓更多部門使用,加強市民對食用物品安全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