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美兩國將在追逃、追贓領域加強合作。圖為去年底,潛逃美國兩年半的遼寧省鳳城原市委書記王國強,從美回國投案自首。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最高人民檢查院反貪總局近日透露,目前中方已向美國提供一份追逃「優先名單」,希望美方協助追捕。美國國務院前日表示,美方鼓勵中方提供強有力證據和情報,確保美執法機構調查和起訴涉嫌腐敗的案件。美專家認為,種種跡象顯示中美聯合追逃追贓行動已進入「快車道」,未來簽署引渡條約是有必要的,眼下的合作將為簽署條約積累顯著經驗。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官媒25日發佈消息稱,反貪總局局長徐進輝透露,中美兩國將在追逃、追贓領域加強合作。中方已向美方提供了一份中國逃美貪官的「優先名單」,希望美方能夠協助追逃。徐進輝還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準備啟動法律程序追繳貪官的海外資產,一旦證據確鑿,將依法啟動收繳程序。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25日就「優先名單」一事回應稱,美方此前曾收到過中方提供的多份追逃名單。目前,有關的追逃行動正在進行之中。她表示,兩國主要通過司法部門討論追逃事宜。
據普薩基介紹,美中兩國執法部門定期通過美中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就遣返、反腐等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溝通。在最近一次的JLG會議上,中方表示,願意向美方提供更多的證據,以便美方可以對中方重點關注的逃犯進行定位、起訴以及轉移。
普薩基稱,美方鼓勵中方提供有力的證據和情報,以便讓美國執法部門能夠對涉腐案件進行調查和起訴。
應善用美法律 追繳在美資產
美國專家認為,中美兩國追逃追贓已經從美國「不太情願」、「半推半就」的局面發展到駛入「快車道」。
長期研究中國腐敗問題的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魏德安表示,由於沒簽引渡條約,中美追逃追贓合作「很複雜、有難度」,美國以國內法優先的原則處理中國潛逃疑犯案件,目前合作的主渠道仍是專注調查貪官的簽證欺詐和洗錢問題,通過起訴來遣返在逃人員或就地審判。
魏德安認為,簽證欺詐和洗錢指控固然是有效手段,中國還應善用美國法律體系,拓展追贓渠道。美國正加大對外國貪官查處力度,目前正在實施的貪腐政府高層資產追回行動,旨在追繳外國高級貪官在美資產,該行動適用於中國貪官,但迄今為止似乎中美還未通過這一行動追繳貪官資產。
美專家望簽署引渡條約
着眼當下,中美須加大追贓信息共享。魏德安說,由於很多涉貪情報比較敏感,有美方官員告訴他中方有時不情願向美方展示過於詳細的證據,如果兩國能在調查資金來源方面加強合作,美國可以更快地起訴中國貪官。
由於目前兩國反腐合作尚處「具體案件具體分析」階段,美國威爾遜學者中心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博擔憂這將是一種「有限合作」,無法捅破兩國未簽署引渡條約這層「天花板」;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預計,合作加深會為兩國達成引渡條約積累顯著經驗。
中美未來有沒有可能簽署一份引渡條約?普薩基稱,是否與一國簽署引渡條約,美方將考慮諸多因素。比如,被遣返者回國後會否得到公正的審判和對待。再比如,只有一國首先同意引渡本國公民,美國才會考慮與之簽署引渡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