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後記:與時競賽 女科學家唔易做


科研路上的成功一步,背後隨時花上科學家畢生的時間,因此時間可謂科學家的另一個「對手」。在是次「巾幗科研路」系列中,記者對此也滿有感受,四位受訪的卓越女科學家,專長領域及學術歷程各不相同,但同樣都是一人身兼教授、母親和科研領導等多職,日程安排均是密密麻麻,一直「跟時間比賽」,忙得不可開交。

趙慧君教授做訪問跟做科研一樣,講求「快靚正」,邊走向實驗室,邊談科研,一個訪問大談三項研究,說話精簡到位,向記者分享當中的精華。葉玉如教授和劉紀美教授夾在多個會議、研究、面見學生、上課等事務中,前者約訪,成功排期已是一個月後的事;後者則在百忙中擠出一節時段受訪。楊丹教授更忙得難以安排時間,一度婉拒受訪,記者最終要到她主持的講座取經,並在講座前後爭取更多傾談機會。

身為文科出身的女性,記者或未能透徹明白四位傑出女科學家的研究內容,但已對其成就及貢獻讚歎不已,而她們於科研路的付出、經歷和人生態度,更是叫人感動。藉着是次報道,記者希望更多讀者也能了解女科學家的工作以及其科研所作出的貢獻。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晉研

相關新聞
劉紀美 工程科「發光」 巾幗不遜鬚眉 (圖)
跟風選科:「貪易」讀理科 做實驗「忘餐」轉系 (圖)
得意之作:做科研要識「轉彎」 LED加頭盔變「後眼」 (圖)
後記:與時競賽 女科學家唔易做
2013/14學年八大工程及科技科高/初級學術人員男女人數 (圖)
文憑試微調 考生壓力降 (圖)
港生手機參賽 學中史爭「中華狀元」 (圖)
港首建支援「網學」雲端平台面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四國同日申入亞投行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反客」重創零售業 廣告料跌四成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高血壓者服藥 逾四成「不聽話」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中國:深圳報國務院撤二線關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逾六成中學生現抑鬱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新西北海水沖廁 年慳水千萬立方米
通識把脈:復習單元五六 DSE雙星無難度
爭議不斷:潮語惡搞成語 賦新義或「污染」? (圖)
概念圖:《節操詞典》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