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鋈麟親往雲南山區探訪,捐建鳳凰愛心橋,與小朋友在一起。資料圖片
在商界,李鋈麟有智慧有膽識,在生活中,他是個充滿愛心的人。近年他更將善業延至內地,並以關注婦女及兒童等弱勢群體為主,「參加每一次活動,我都覺得很感動,很有感觸。人生不過百年,很有限,有能力就希望多做些。」他透露:「好多朋友見到我做慈善,都很支持我,有什麼需要他們支持的,他們都很樂意出錢出力。」他以自己的行動影響身邊的朋友加入公益慈善,無形中數倍增加了社會關愛的力量。
由他創立的鳳凰慈善基金會,為雲南彝良縣蕎山鎮中心學校籌款建愛心橋樑,以解學生安危。今年3月愛心橋落成,李鋈麟率義工親赴山區採訪小朋友。「鳳凰慈善基金會愛心橋的建成,讓小朋友可以安全上下學,當時坐了7個鐘頭車,沿途都是山崖,顛顛簸簸地去到,看到那裡的環境,很感觸,又捐了出500張鐵床,500件羽絨。對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我獎勵他們,帶他們到市區玩。雖然都微不足道,幫助有限,但令他們看到社會的關懷及愛心,我希望可以不斷做下去。」
謹記父教誨 「盡量幫盡量做」
前年,李鋈麟帶頭捐資,並以鶴山(香港)婦女兒童慈善基金會名義籌得3,000萬,用於援建家鄉廣東鶴山婦幼保健醫院大樓,改善該院環境。「當時看到小朋友站在操場打點滴,婦女在大廳哺乳。見者心酸,家鄉窮,醫院也不能辦成這樣子。這是爸爸的心願,也是我希望做的事。」李鋈麟說:「爸爸總是說,我們人其實非常渺小,掌握不到任何事,如果有時間有機會去做多些善事,就盡量幫,盡量做。」
李鋈麟說:「我做事很認真,親力親為,樂在其中,是我的座右銘。」多年來,雖公務繁忙,但仍抽時間進修提升自己,目前他還有修讀博士的計劃,「我一直覺得人一定要進步,每日都要讓自己進步,進步不是說賺入多少金錢,而是每天看了多少書,我每天都會看書,看多看少沒關係,只要去看,就會有進步。」
在行善的過程中,李鋈麟一直都在思考總結,他前年就讀英國南威爾士大學MBA時的畢業論文亦是以慈善為題。「怎樣將慈善的管理概念,集大成覆蓋到內地,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也一直在東華學習、思考,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將東華好的概念和模式帶到內地。」■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陳文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