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給親愛的你》劇照。
編按:日本演員高倉健去年逝世,各人在哀悼之餘,亦翻看其舊作,重新檢示其藝術成就。上世紀七十年代起,高倉健的作品陸續被引入國內,其陽剛形象躍入大眾視線內,並影響國人對其判斷。湯禎兆特撰文談及高倉健,他指中國觀眾對高倉健的好感是雙重的偶遇機緣,而高倉健最有深度的演出均與降旗康男導演有關,當中為人傳誦的不是剛烈的男子漢,而是猶豫不決、內疚自責、充滿男人之苦的形象。
中國觀眾從來對高倉健都抱持一種特別的情感,那大抵是一種集體回憶的影響,大家在改革開放後,率先在大銀幕上看到《追捕》(1976,原題為《涉過憤怒的河流》)及《幸福黃手絹》(1977),此兩作品均於1979年在中國公映。沉實、堅定、勇毅,情感內斂卻豐厚等等,簡言之就是一個與民族教育背道而馳的陌生人物。高倉健的銀幕形象,當然為中國觀眾帶來驚喜。■文:湯禎兆 圖:資料圖片
相逢何必曾相識
有趣的是,《追捕》及《幸福黃手絹》均屬高倉健剛進入獨立時期的作品,可說是他作為演員乃至人生正好進入深刻沉澱的反思期。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高倉健已屬日本炙手可熱的超級大明星,但隨着時局政治形勢的動盪(日本面對安保條約等的衝擊),他也不斷反省自己的位置角色。他自言每天都在拍攝,也分不清現實與虛構的界線,但休息時偶爾踏足電影院看自己主演的作品,發現院內人山人海,觀眾各自將情感投射在他所主演的角色上,興奮張揚的程度令他大吃一驚,因而更感受到電影作為媒體的威力,從而更加深刻反思自己作為藝人的責任及影響力。
因此自七十年代開始,高倉健已積極構思脫離電影公司,嘗試以獨立身份存活,希望可以在電影事業上有更大的影響力。由於他是東映公司的首席王牌,也是「任俠電影」(即以鋤強扶弱式的陽剛男性為主角的類型電影,強調俠客式的俠義精神本質)的台柱,也可說是東映的搖錢樹,所以從公司層面出發,極不欲高倉健轉型變身。當時的社長及川博本來接受了在東映旗下成立「高倉製作」的分枝,好讓高倉健可以有更大的自主空間。可是1971年及川逝世,接任的岡田茂社長不守諾言,於是便出現著名的「高倉健蒸發」事件,指他以海外旅行為名,拒絕接拍合約上的電影。高倉健與東映的關係,自此進入白熱化階段,最終於1976年正式分手。
而《追捕》正是他脫離東映「任俠電影」,步入獨立自主階段的首作,正式與一向飾演的匪幫小混混壞人角色告別;甚至在《幸福黃手絹》中飾演礦工勇作,因妻子光枝沒有告之流產的消息,一時衝動下在街上打死了一名小混混而被判監,結果在刑滿後憂心忡忡不知道光枝會否在家門外,掛上代表原諒他的黃手絹,流露出過去角色鮮見的鐵漢柔情一面。
我想說的是:中國觀眾對高倉健的好感,委實有一種機緣巧合的契會在內。在高倉健努力突破作為類型角色局限之際,嘗試更嚴肅認真地看待個人的演藝事業之時,轉型作恰好「被引入」中國公映,令大家對他的正面印象及好感來得理所當然。反過來說,如果「被引入」的是高倉健當紅時期的「任俠電影」,我相信他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印象應該會大有不同。
降旗康男的高倉健
從高倉健的演藝事業發展軌跡而言,在芸芸一眾曾合作的導演當中,降旗康男可說是高倉健的伯樂。那不是指他令高倉健的演藝聲名更上層樓,而是他大抵是最深刻體會到高倉健想突破及挑戰自己的內心呼喊,然後適切地在銀幕上提供不同的機會,好讓他成功轉型,走出「任俠電影」的陰霾,成就出全方位的演員高倉健。
佐藤忠男在《降旗康男映畫的高倉健》正好指出,因為由「任俠電影」延伸出來的印象,令高倉健已牢牢鎖定了陽剛正義男的定格形象,他與男女私情好像肯定也必須無緣,才符合大眾對他的期望。事實上,自上文提及的《幸福黃手絹》後,高倉健的銀幕形象,在降旗康男執導的作品中,才逐步獲得較大的迴旋發展空間。
以1981年的《驛Station》為例,高倉健一改慣演的小混混或犯罪者角色,成為一名警官,可說是一直以來由他作為代表的「流氓電影」的背叛碑石。但佐藤忠男指出雖然職業上有所改變,但仍屬表面上的變更,而非本質上的變化。他所指的乃職業上的身份對立,其實性格上的特質並沒有改變。高倉健在《驛Station》飾演的警官英次,同樣是恪守原則,以職業上的專業守則為先的正義男子。
連結起高倉健後期最為人傳誦,由降旗康男執導的名作《鐵道員》(2001)並觀,就會明白到過去從「任俠電影」一直支持高倉健的粉絲並沒有流失(當中不少已是中年至老年的女性),她們仍深切認同潛藏在鐵漢軀殼下的溫柔心窩。此所以高倉健在《鐵道員》中飾演將要廢線的車站站長佐藤,在工作及家庭未能平衡的兩難下,女兒夭折及妻子離世的背景中,更加令觀眾熱淚盈眶、全院流涕。
佐藤忠男指出降旗康男的《居酒屋兆治》(1983),才是高倉健打破局限的用心嘗試。高倉健飾演兆治,他因為與原來公司的管理層意見不合,不想加入迫害工人的行列,於是毅然辭職,與妻子經營小酒館,且在附近頗受居民歡迎,在基本情節及性格設定上,可說承襲其一貫正義男的特質。可是發展下去,便出現大幅度的變化,兆治的初戀情人SAYO(大原麗子飾),雖然已成為牧場主人的妻子,但仍然選擇出走去投靠兆治。與此同時,兆治早已成家立室,且有兩名可愛的女兒,完全是模範家庭的格局。降旗康男正好一改成規,深刻地刻畫兆治一方面壓抑不住對SAYO此時此刻的同情,從而生出的憐憫傷感(SAYO最後死去);同時亦惆悵於初戀失敗的憾恨,為當年未能與鍾情女子同相廝守而懊悔不已。
由「任俠電影」延續過來的表面性格設定,一轉而成為以戀愛為中心的通俗肥皂劇,高倉健在漫長的自主爭持中,終於讓自己的銀幕形象,出現更大的變化。猶豫不決,內疚自責──同樣可以是高倉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