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翁子光
繼《明媚時光》、《微交少女》後,翁子光最近交出新作《踏血尋梅》,以懸疑犯罪作包裝,繼續貫徹獨立精神。
電影延續性工作者的際遇,借此道出社會的種種問題,包括新移民問題、青少年的價值觀、資訊爆炸帶來的錯亂、香港人的迷惘等,絕非一般商業電影。
這也是翁子光的堅持,不拍嬉笑怒罵純娛樂的電影,因為「電影如果只是貧苦大眾的糖衣的話,同時也會變成毒藥。」■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表面斯文內斂的翁子光,雖說不上內心狂野,但也八九不離十。最近他寫一個喜劇劇本,朋友看了後忍不住吐槽為甚麼裡面的人物這麼慘、這麼不可愛。「我覺得很可愛啊,他們遇上這麼多困難,還繼續爭取。」翁子光反駁。是的,對他來說,喜劇不止是瘋狂、胡鬧,喜劇也不純粹是讓人笑個開懷,他希望喜劇能呈現真實生活的極盡荒謬,並藉此反思人生。
《踏血尋梅》亦如是,以一宗命案出發,帶出新移民在香港社會裡的特殊性。金燕玲飾演的母親,是上一代新移民,她對香港抱着美麗的想像,而由春夏飾演的女兒,對身處的地方只感到虛無,這樣的落差對照今日上下兩代對香港社會、生活現況的體會,異常寫實。
這也是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閉幕電影。
獨立精神
早於2011年,翁子光已計劃拍《踏血尋梅》,電影計劃奪得當年的HAF大獎,後來因為與投資人談不攏而擱置下來。投資人希望電影可以入內地、可以賺錢,總之愈商業愈好,但翁子光則抱着獨立精神去拍戲,習慣用新人、要有人文關懷,他接受不了過多的商業元素而影響劇本的完整性,亦不想為了讓電影入內地市場而作過多修改,連監製也說他是「危險的導演」。「他覺得我的一些精神、核心的東西並不是最通俗的東西,甚至覺得我的思維有點黑色。當然我覺得自己並不是,我很喜歡尋找黑暗之光。」
第一部作品《明媚時光》,是最為獨立的製作,講性工作者、講倫理關係、亦講一個時代的生活,片中幾乎全都是新人或叫不出名字的演員,交織出一個文藝故事。其後的《微交少女》,是向《靚妹仔》致敬之作,找來溫碧霞、麥德和延續當年時光,多少帶了點商業色彩。而講到《踏血尋梅》,有郭富城、金燕玲、譚耀文等人參與,完全是大片陣容,「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嘗試。」
翁子光形容,這是雞與蛋的問題,因為堅持用這些演員,預算提高了,自然要有一些商業考慮,「但我們也跟投資者說得很清楚,要他們知道這部戲不是《無間道》、也不是《寒戰》,我們以警匪片作包裝,裡面是講一個文藝故事。」有趣的是,投資方美亞娛樂多年來捧了不少新導演,像葉偉信、鄭保瑞、郭子健等,不太介意翁子光的偽警匪故事。前車可鑑,葉偉信的《爆裂刑警》、《茱麗葉與梁山伯》,鄭保瑞的《熱血青年》、《愛作戰》,郭子健的《青苔》、《野.良犬》等,洗盡鉛華,風格迥異,都是難以歸類的影片。翁子光則說,《踏血尋梅》不是典型的商業電影,甚至不算是類型片,「如果硬要歸類的話,它應該是文藝片,但我希望大家在看的時候會覺得查案的部分有趣味。」
反映生活
一宗案、一個警察、一個兇手、一個死者,結構不複雜,最複雜的反而是人心,這也是為甚麼翁子光的戲總是帶了點沉重,甚至顯得消極,「我解答不到你的問題,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他有點無奈。「我不太喜歡『糖衣電影』,我覺得糖衣電影只是安撫大家,但這樣的安撫其實是很慘的。內地電影也有這個問題,要大、要華麗、要歡樂,甚至是瘋狂胡鬧很神經質的快感,是抽離的、離地的。」只要賣座,並不講究生活細節,生怕觀眾在戲裡看到真實的生活,這是很悲哀的事。在翁子光眼中,糖衣電影是一種毒藥,因為觀眾離開戲院後,並沒有深刻地反思生活。「電影不斷地安撫你,卻沒有帶來力量,譬如文化素養、情操、尊嚴、對生活的理解等。」
所以他找郭富城、金燕玲這些演員,甚至找杜可風負責攝影時,大家都樂於參與,「他們應該覺得這個劇本有意思,也覺得香港需要這種電影,這對我來說也很positive。」
而他的下個目標,便是拍喜劇,「因為我很喜歡搞笑。」一本正經的他,說起手上寫的搞笑劇本便眉飛色舞,而且此前放映《明媚時光》及《微交少女》時,裡面也有一些惹人發笑的片段。「但我還是想拍一部真正的喜劇,人在生活中有很多搞笑、荒謬的事,問題是是否用喜劇的手法去處理。」
把持不定
翁子光曾說過自己不是一個擅長指揮的人,尤其是命令人,但今次的演員經驗豐富,又有杜可風掌鏡,「反而不用指揮太多。」但身邊的朋友知道他與郭富城合作,都忍不住調侃幾句:「拍大片喔!」
其實與影帝合作,翁子光多少有點「淆底」,畢竟這是一個很市井的老差骨,無論穿着、打扮、化妝都很「阿叔」。他起初小心翼翼,在試造型前旁敲側擊,先發一些「有型的中佬相」給郭富城,再慢慢潛移默化,發一些猥瑣、滄桑的照片過去,讓他接受自己的造型。到試造型時,翁子光坦言自己「有點害怕」,並打算叫郭富城再考慮一下,「但他竟然搶過來試,這給了我很大的力量,我完全想像不了他願意做這麼多、去得這麼盡。」
好戲在後頭。正式拍攝時,翁子光給郭富城一副眼鏡,郭富城戴起眼鏡並讓它微微向下滑,舉手投足與一個阿叔沒甚麼分別。第一日如是,第二日、第三日......翁子光開始覺得不妥,他怕郭富城太入戲、overact,有一天,他忍不住跟他說眼鏡可以不用滑下來,豈料郭富城竟說,「沒辦法啊導演,我很大汗,眼鏡自然滑下來,我控制不了啊!」到了拍攝最後一天,郭富城拉着翁子光說:「其實我是騙你的,如果眼鏡滑下去,我是五十多歲,如果眼鏡戴好,我是三十多歲。」恍然大悟。翁子光忍不住嘆言「他比我更豁出去,」並說自己其實有點把持不定,「我有時希望他演得市井,有時卻希望他有型有格。」
雙雄過招,只有互相切磋,沒有鹿死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