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兩代人默默耕耘 為置業無懼艱辛


放大圖片

■邱女士 蘇洪鏘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敏儀)本港樓價近年不斷攀升,港人收入卻只得寸進,難道想買樓只有靠炒股?香港文匯報就此訪問了幾個來自不同世代的人士,細訴港人置業路的艱辛。無論「50後」還是「80後」,均坦言首期是靠一分一毫儲蓄得來,一開始只求有瓦遮頭,之後再靠細屋換大屋改善居住環境。買樓,對幾代香港人而言,從來不是容易的事。

勞碌大半生 冀先苦後甜

年逾50歲的邱女士,與丈夫花了大半生時間,於2006年買入馬鞍山一個約200萬元的單位自住。邱女士一家,主要靠先生在內地的海外貿易公司工作賺錢,因內地經濟起飛,工資上漲,儲到首期買入現在的單位。

邱女士強調從來未見飛來橫財:「我]後生都係一分一毫慢慢儲返薄A先苦後甜囉。」她與丈夫現時已差不多供畢樓宇貸款,因此希望換樓改善居住環境。問到近年樓價高企,已有物業在手的她亦不禁表示入市要慎重考慮。

先有瓦遮頭 再諗換大屋

80後李先生與太太雖然幸運地於5年前樓價起飛之前,合資約60萬元再借七成按揭貸款買入新界區約200萬元的300呎單位。算不算抵?比起現時動輒過萬元一呎的樓價,很多人均會羨慕不已。6,000多元的呎價,現在即使是居屋選擇亦不多。不過事隔多年,李先生回想起當日的上車經歷,仍滿腔血淚:「我]都係做了10年先上到車。」

問到背後辛酸,李先生指自己未如早前傳媒報道的「慳錢上車」故事般刻苦,笑言:「儲錢一定辛苦,旅行唔使諗,加兩蚊叫凍飲都要諗諗。」李先生從事物流業,十多年前剛入職月薪只有1萬元,自言靠跳槽增加晉升機會,並與伴侶有儲蓄計劃,最後花了十年時間儲到首期。現在樓價升了幾成,因此希望以細屋換大屋,計劃購入700呎的3房戶。「一開頭只能買個容身之所,然後樓換樓咁換大,無可能首次置業時已買到心水單位,座向、質素都不能太有要求。」對於樓價高企,他坦言:「有物業鴾H一定望樓價升,先可以樓換樓嘛。」

成功非父幹 辛勤捱上車

同為80後的謝先生與太太,因即將有小朋友出世,亦希望細屋換大屋。夫婦二人工作6年合儲了30萬元至40萬元首期,借入九成按揭貸款,於幾年前買入將軍澳200多萬元的物業。問到過程是否艱辛,謝太直言:「係咁謚捸A除非阿爸買落隉C」

謝生謝太從事IT行業,上車時樓市剛起飛,時至今日樓價已升了幾成,計劃換樓的他們亦肉緊表示:「樓價偏貴,好貴添呀。」對於及時上車,坐上樓市直升機,他們卻自言稱不上幸運,只是默默耕耘的一群。

相關新聞
港人炒股博買樓 (圖)
學者:股市波動要學懂離場
兩代人默默耕耘 為置業無懼艱辛 (圖)
以史為鏡:地產界:股市樓市福禍相依 (圖)
股樓齊鳴:樓市菸z烚 港股拍住上
北水續湧港 托起大牛市 (圖)
中資銀行助客調錢到港 (圖)
資深經紀拆解港股便宜之謎 (圖)
牛市三個階段特徵
周女士:升不追、跌要買
陳太:留意美升息後市風險
高女士:曾借孖展炒I怕怕
葉小姐:內銀價平息高長
「5窮月」小心美加息發酵 (圖)
市場對5月港股看好看淡理據
公募基金攻港 可偷掃深港通股 (圖)
金管局月接逾700億熱錢
花旗:港股A股牛市未完 (圖)
大行透視:港股A股化? (圖)
匯控擬售英零售業務 總涉價2352億 成遷冊新佐證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