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海通國際 杜勁松博士
筆者其實並不認同所謂「港股A股化」的說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坊間並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見諸媒體的評論中既包括對港股市場波動性的描述(例如類似A股般劇烈波動),也包括對市場投資氣氛的渲染(例如類似內地全民炒股般熱烈),當然也包括近期對「北水南來」的描述,不勝枚舉。確切地說,筆者更認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共同市場」觀點。在共同市場的平台上,港股與A股的互動、海外與內地投資資金的互通,真正是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向,也是全球(包括內地)投資者的機遇。
互聯互通令A/H股溢價收窄
圖表顯示的是內地和香港證券市場相互關聯的三個重要指標。其中一個是琤泝/H股溢價指數,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也是內地前一輪牛市的高點)曾高達179%,亦即對同一家內地企業的股票,A股價格會高於港股價格近八成。目前這一指數大約在130%左右。長期來看,市場力量將最終推動A/H指數回歸平價。這些力量包括但不限於:
首先,內地證券市場的結構性改革,特別是IPO註冊制的推行以及退市制度的完善,將極大改進內地證券市場的「供給」。目前內地證券市值佔GDP比重還不到七成。一個經濟大國也必然是一個資本市場大國,未來這一比重將逐步增長,可能再次超過100%。
其次,內地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雙向對外開放,特別是在QDII/QFII/RQFII/滬港通、未來深港通、以及相關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進一步豐富,市場套利機制將逐步推動A/H股價達到平價。從技術上講,依據目前的水平,若滬股通/RQFII/QFII等額度上限進一步放開,境外累積的A股倉位將為形成一個有影響力的離岸衍生產品市場提供基礎(例如期權或沽空市場),推動溢價水平向平價回歸。
共同市場帶來更多投資機會
最後也是最核心的一點,伴隨「一帶一路」策略的實施,香港不僅可以繼續扮演中國企業海外股票融資中心,也有可能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企業股票融資中心。目前,港股市場中內地企業佔總市值的六成(資料來源:港交所)。未來,這一比重仍將進一步上升。從這個意義上講,A股化沒有什麼可怕,而共同市場帶來的將是更多的投資和發展機遇。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