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鄭洞國晚年與長孫鄭建邦故地重遊。本報北京傳真
雖然已經在數不清的採訪中談到祖父--抗日名將鄭洞國將軍,鄭建邦對於祖父帶給自己的深遠影響仍感慨良多。
祖父鄭洞國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他買來岳母刺字、穆桂英掛帥的連環畫向鄭建邦灌輸愛國主義思想,這給當時年僅幾歲的鄭建邦形成了一生難以顛覆的印象,「現在一有人要給秦檜、汪精衛翻案我就氣得要命」。
大學畢業後,鄭建邦在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現北京建築大學)教書,坐公共汽車上班會夾一本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與新思維》。「其實我也沒怎麼看,年輕人都有點虛榮。這本書在當時很時髦。」他笑稱。回到家他發現祖父在看《孟子》,覺得祖父有些迂腐,而祖父只對他說:「孩子你不知道,把這些讀懂了,作為中國人,你就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如今年近60歲的鄭建邦完全認同了當年祖父的教導,他常常對身邊的年輕人講,不能脫離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土壤。在他看來,祖父作為軍人更像一個儒者。「他的部下說過去打仗的時候,如果他聲音稍微高一點,那事情就不知道嚴重到什麼程度了。」平時對於晚輩的教育,祖父也很少聲色俱厲。
鄭建邦回憶說,祖父是帶着遺憾走的,「臨終前他跟我們講:『我現在對國事、家事均無所憾,只可惜沒看到祖國統一。』沿着祖父的足跡,鄭建邦多年來為兩岸統一而努力,「這期間經歷過酸甜苦辣百般滋味,才明白做好兩岸工作實屬不易。但再難我們也要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