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百姓故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侗族四代「楊家匠」 贈港「同心」風雨橋


放大圖片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廣西政府部門向港贈送了一座全木製結構的侗族風雨橋模型-「同心橋」,成為兩岸同心的象徵。而這座橋的製造者楊氏一族,因超群的傳統木工手藝,並四代傳承,被當地人稱之為「楊家匠」。不用一顆鋼釘只採用木頭鑲嵌固定房屋,這門侗族傳承數百年的手藝,也正在面臨着傳統技藝的繼承危機。■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琳、孫娟 廣西報道

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有一座具有近百年歷史的程陽風雨橋,因全為木製結構,屹立百年不倒而蜚聲海內外。以楊氏一家為代表的侗族木匠,以建造程陽風雨橋為起點,將侗族的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傳播至世界各地。

家族四代傳承手藝

穿過程陽風雨橋,沿着綿延的小溪,穿梭在侗寨當中,就可看到佇立在其中寫有「柳州市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中心」的三層木樓,這是楊似玉用自家房子改造成的博物館。現年60歲的楊似玉是楊家木工手藝的第三代傳人,「從我曾祖父開始我們家就一直做木工,爺爺是程陽風雨橋建造者之一,爸爸也是寨裡有名的木匠師傅。」楊似玉說,受到熏陶,他13歲時就跟隨着父親學習木匠手藝。「我看一些示範就會了,老人家都說我很有天賦。」16歲開始,楊似玉就跟父親走村串寨,替人維修房子。1970年前後,楊似玉的父親在替別人修房子時從屋頂墜落受傷,當時不到20歲的他只能硬着頭皮上,「那時候路過的人都在嘲笑我,說修壞了別人的房子看你怎麼賠得起。」楊似玉說,憑藉堅韌的毅力,他後來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83年,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將程陽永濟橋沖毀大半,有關文物管理單位決定重修大橋。一開始,維修工程由上面指派有不少高級技工組成的工程隊維修,但時間一天天過去,好幾個月該橋卻始終立不起來,不是缺枋少柱,就是大小不相符,榫頭難以銜接。後來,主管工程的負責人找到了楊似玉父子。「我和父親當時一起維修,沒過多久,就把程陽風雨橋修復成了以前的樣子。」楊似玉清楚的記得,自那以後,來找他幹活的人更多了,他也因此而成為了寨子裡的名人。楊似玉告訴記者,他把程陽橋的保護看得與自己生命同等重要,現在他還是程陽橋的義務看管者。

建築超百座遍各地

在自家的博物館裡,楊似玉擺放着他做的風雨橋、鼓樓模型,跟實際用的建築一樣,都是沒有用一根釘子,全部採用木頭搭建而成。楊似玉說,當年在修復程陽風雨橋時,他和父親在一無設計圖紙,二無其它先進工具的情況下,僅憑一把木角尺、一個墨斗、一紮竹箋等簡陋而且幾近原始的工具完成了修復任務。「成百上千的樑、枋、柱的尺寸全憑心算,按照現代化的方法是算不準確的。」在楊似玉看來,侗族傳統的建造手藝,經驗比技術更加重要。「我們修復程陽橋後,國內外專家驗收完以後都感到很驚訝,原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竟是這樣不用一釘一鉚,不用設計圖紙,僅憑心算和簡陋原始的工具而建造完成的。」楊似玉說起來,很是驕傲。

除了程陽風雨橋,楊似玉建造的三江鼓樓也成為了三江侗族的標誌性建築,成為到此旅遊的人士必遊覽的景觀。如今,隨着國內旅遊的發展,許多景區與地方紛紛仿建風雨橋與鼓樓吸引遊客,這也為以楊似玉為代表的侗族木匠提供了發展的機會。楊似玉說,他現在很忙,全國各地跑來跑去,都是做風雨橋和鼓樓。「去幫別人建橋建樓,現在一個月收入都有五六千。」楊似玉掰了掰手指,估計自己帶頭建造的鼓樓和風雨橋應該有上百座了,遍佈在全國各地。

「同心橋」見證回歸

也是在成功修復程陽風雨橋後,楊似玉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聘為高級技工。1997年香港正式回歸祖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心以程陽風雨橋為原型,製作一個模型--「同心橋」作為禮物贈送給香港。「當時他們也找了另外兩家公司,跟我一起做,但最後還是用了我的。」楊似玉說,當時製作「同心橋」非常辛苦,家族14個人趕工20多天才完成,「那段時間早上六點就起床,第二天凌晨一點才睡覺」。最終,這座長2.5米,高2米,連同底座重約2噸的「同心橋」為廣西贏得了榮譽,國務院在深圳市福田區對全國贈港禮品進行分組排列,廣西禮品「同心橋」被分在第一組第二位,僅次於北京市「普天同慶」之後。

相關新聞
侗族四代「楊家匠」 贈港「同心」風雨橋 (2015-06-14) (圖)
技藝精湛 建造無需一顆鐵釘 (2015-06-14) (圖)
傳承文化自籌50萬建博物館 (2015-06-14) (圖)
面臨挑戰 憂手藝傳不過五代 (2015-06-14) (圖)
7年義務救援345次 商丘水上救援隊拯救49人生命 (2015-06-12) (圖)
「人網」戰術效率高 (2015-06-12) (圖)
最大收穫:影響大家齊行善 (2015-06-12) (圖)
進校園宣傳 普及安全知識 (2015-06-12)
長江救援志願隊 為生命續航 (2015-06-08) (圖)
年值守9000小時 溺亡人數降七成 (2015-06-08)
「科學救人」 以「三優先」為原則 (2015-06-08) (圖)
李仁清用拓片留住歷史 (2015-06-06) (圖)
曾獨宿荒山 懸絕壁作業 (2015-06-06)
高浮雕拓片技藝 成鄭州非遺項目 (2015-06-06) (圖)
選聘學徒 首重品德 (2015-06-06)
春燕築巢敬老 孝心融通族群 (2015-06-01) (圖)
「既做護理員又做管理員」 (2015-06-01) (圖)
猴癡救猴一命 猴王攜子謝恩 (2015-05-31) (圖)
捨親伴猴18載 家人視「瘋子」 (2015-05-31)
話你知:黑葉猴全球僅存2千隻 (2015-05-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百姓故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