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作為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藥業管理小組主席,黃光輝(左一)出席了香港中藥商領牌制度記者會。
黃光輝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有着典型的獅子山下精神,以扎實穩健的作風開拓公司業務,以專注專業的態度投身中醫藥行業,參與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相關工作,參與業界社團活動,為行業發展貢獻心力。
促進中醫藥界與政府溝通
「1999年,香港通過中醫藥條例,對香港中醫藥正式進行規管,同年成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由行業從業者、政府相關規管部門及學界代表等共同組成。我從1999年開始做中藥業監管小組委員,後來做中藥組管理會委員,2005年任中藥業監管小組主席,負責中藥行業的發牌工作,一直到2012年9月滿任。」黃光輝說。
黃光輝介紹,「我當時參與相關工作也都是義務性質,雖然花了很多時間開會,但做得很開心,希望中醫藥界能有一個規範化的管理和發展。」他說:「香港中醫藥界在回歸前沒有甚麼監管,同其他商品沒有區別,不符合社會對中醫藥的期待,所以當時有進行規範化管理的要求。雖然對業界來說,程序更加繁複、成本也增加了很多,但正因有這樣的監管,市民對業界也更有信心,行業在社會的地位也得到提升,從而帶動了行業的發展。」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成立後,推出了中藥註冊條例,中藥行業亦成立協會,創建平台討論如何適應新的條例,並將業界的意見、需求反饋給政府,促進政府與業界雙向溝通互動,也透過平台與內地及台灣業界交流,加強兩岸三地的聯絡。「中藥業界的商會多根據自身業態來區分,有些專做中藥材,有些做中成藥,有些做幼藥,不同的商會屬於不同的業態,有些更加本港化,有些又與內地聯絡比較多,分的比較細。」黃光輝說。
任南北藥材行以義堂商會會長
2001年,黃光輝出任香港南北藥材行以義堂商會會長。「以義堂商會是中藥界裡最傳統的愛國商會,上世紀50年代開始接觸中國外貿,主要以中藥材、中成藥、藥酒入口的經銷商為主。」黃光輝介紹,「因應中藥註冊條例的推出,及更好地完成註冊工作,中藥企業又特別成立中成藥商會,我是創會會長,囊括香港中成藥的生產商,藥行零售商,貴細藥、幼藥等的生產商等。後來又專門成立中藥業協會,主要成員為香港各大主要中藥商會的負責人,將香港中藥界的人士凝聚在一起,成為行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樑。」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陳文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