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紅磡毗鄰上期介紹的何文田,其南面的紅磡灣亦染有一絲貴氣,如黃埔花園就是中產雲集的十大藍籌屋苑。不過,北面的馬頭圍卻舊樓林立,5年前更有唐樓倒塌事故,不少人提起仍心有餘悸。現實狀況如此極端的紅磡,隨着港鐵沙中線馬頭圍站快將落成,加上市建局以至發展商多個舊區收購重建項目陸續竣工,新盤如雨後春筍,如長實今年計劃區內連推3盤-悅目、VIVA及維港.星岸,開價更追貼紅磡灣的樓盤,區內有望華麗轉身「升呢」,但留下一絲隱憂是區內唐樓群或將掀起20年的重建時代。 文圖:曾敏儀
鐵路沿線向來是發展商兵家必爭之地,一如早前介紹的將軍澳、元朗及何文田,馬頭圍這個新興鐵路社區,附近地皮早年被發展商大舉搜購。今年樓市當旺,新盤更是如泉湧般推出,由年初長實的悅目掀起序幕後,該區幾乎馬不停蹄地推樓,中海外與市建局的喜點、 恒地的傲形、南豐及永泰的何文田山畔,以及周三開售的長實VIVA ,半年來不乏新盤搶佔市場焦點,同由長實發展的維港.星岸亦快將推售。
重建項目呎價跳升一倍
馬頭圍作為老區,區內唐樓平均樓齡達30年至50年,數年前港府未積極推地之下,發展商已紛紛於舊樓中尋寶,長實與恒地於2009年不約而同大手掃貨,分別買入馬頭圍道77至87號及57至69號等多個業權發展。
據中原數據顯示,馬頭圍道一帶住宅平均實用呎價約8,000元,與天水圍嘉湖山莊相若,樓價明顯跑輸其他市區樓。不過,在鐵路效應下,新盤湧現,呎價高達1.2萬元至逾2萬元,區內樓價可望來個大躍進。
事實上,新盤開價如此進取亦不無道理,市建局近年積極於區內推動舊樓復修或重建計劃,改善社會環境。翻查資料,現時區內有關項目約有10個,將於10年內完成,包括當年發生塌樓事件的春田街項目,重建工程於事發後1個月開展,由市建局獨資發展,提供中小型單位,預計最快於2018年落成,而喜點、傲形及VIVA均屬私人發展的重建項目。相信新計劃將陸續推出,馬頭圍這隻醜小鴨蛻變成天鵝的日子指日可待。
另外,馬頭圍一帶地理本身得天獨厚,位處不少人趨之若鶩的臨海地帶,區內大部分為10層以下大廈,海景無遮無掩,識揀的話部分項目高層單位可望到海景,如恒地的傲形,及南豐與永泰合作的何文田山畔,均標榜遠眺維港海景。
沙中線直通港九新界
足以讓馬頭圍「洗底升呢」的,最關鍵莫過於港鐵沙中線馬頭圍站的落成。沙中線由大圍經鑽石山、馬頭圍、何文田、紅磡、會展至金鐘,不論北上新界或南下港島皆可極速到位。現時出入馬頭圍主要靠小巴及巴士,不少人都怕了轉車左轉右轉,兼且繁忙時間塞車始終惱人,因此鐵路一通,吸引力即便會急升。
沙中線預期大圍至紅磡段於2019年落成後,由馬頭圍北上只需45分鐘;而紅磡至金鐘段亦將於2021通車,屆時過海只需5分鐘。 區內今年推出的新盤,入伙日期均於2015年至2017年,意味着業主需要多等最少2年才可享受鐵路之便,來往港島的線段更要等4年才有望通車,業主需有心理準備耐心等待。與此同時,舊樓重建的步伐雖算利落,但始終建築物多如繁星,業權分散,過程需時,馬頭圍要完全蛻變,得需花上10年至20年時間,其間工程所衍生的嘈音及空氣污染問題,業主亦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