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更多的跨境電商開業,相關商家也感受到壓力。「風信子」洋品匯店長李亞華向記者表示,目前各地跨境電商越開越多,就連在南沙一帶也已開了兩家,而在「風信子」裡已有30多家店在經營,雖然部分商家走韓系,或者有的做海鮮等不同的商品,更多的商家主要還是集中在母嬰用品類,食品、日化用品、紅酒等,這些相對也更受消費者歡迎。近期內地減低了部分商品的進口稅,相關商家則表示不擔心,因為進口稅收還包括增值稅等,而且增值稅才是「大頭」。
李亞華表示,南沙跨境電商有自貿區的優勢,從經營上來說,確實是在比拚各商家的「內力」,有些商家可以更多的直接在海外採購,而有的商家可能是通過海外代理進貨,這都是可以從價格上體現出來,直接採購的價格估計要便宜一成左右。他呼籲,現在跨境購的商品清單還是相對太少,比如一些保健品、海產等並沒在清單中,希望跨境購放開更多商品,讓相關商品不至於太單一。
重複備案增困擾
在採訪中,有跨境電商表示,目前公司不僅在廣東開店,也在上海、福建、天津等地開店,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各地海關備案稍有差異。「在廣東海關備案了,在天津還需再備案,極端時候在這地通過了,而在另一地卻備案不了,因為各地海關的備案標準或有不同,會造成一些困擾」。而在向海關及檢驗檢疫備案過程中,商家也需通過專業公司去操作,部分商家認為有些複雜,如果搭建好電子口岸平台的話,則會免去這些時間和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