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譚傳立去年參與科大「國際本科生研究計劃」,赴麻省理工學院參與生物探測器的研究項目。 鄭伊莎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科技大學近年致力推動本科生參與研究,培育科研人才。該校生命科學部應屆畢業生譚傳立便曾藉大學的本科生研究計劃,參與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頂尖團隊,進行生物探測器(Biosensor)的研究。更成功發現一種可經基因改造的細菌,進入人體消化系統後,如探測到內出血情況,可吸血並發光,及把信號傳送至手機。他期望這項新發現有機會為醫學界帶來新的突破。
從小關注環保議題的譚傳立憶述,啟發他投入科研的,是3年前與朋友到內地旅遊,驚覺水污染問題嚴重,「很想做點東西幫忙一下。」大二時他加入科大「本科生研究計劃(UROP)」,於乾眼症的研究團隊中負責動物試驗,為學習研究奠基。至去年他更成功藉科大的「國際本科生研究計劃」,跟隨麻省理工的團隊進行9星期關於生物探測器的研究。
吸血發光 位置傳手機
傳立介紹指,MIT團隊因應內窺鏡檢查胃、腸道內出血情況,在兩個多月間成功從數萬種細菌中,發現一種可以透過基因改造、能吸血並發光的細菌,連同訊號裝置,可製成藥丸般大小的生物探測器。他解釋說,探測器進入消化系統後,若發現有出血情況便會吸血並發光,將出血的範圍和位置傳送至手機,通知醫護人員患者內出血的情況。
在MIT期間,傳立也參與另一研究可吸附污染物的生物探測器項目,發現經基因修飾過的細菌,能吸附砷、鉛及水銀等三種重金屬污染物,減少水污染。他笑言,上述兩個成果都是開始時意想不到,成為推動自己繼續研究的一大動力。
傳立早前已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錄,新學年直接升讀博士課程探討微生物與環保科學、食物安全等研究領域。
科大協理副校長及學務長譚嘉因表示,該校在2005年推出UROP,參與的本科生由十年前的70名增至本學年約400多位,而有份帶領學生研究的教授亦增4倍至約150人,而計劃下進行的研究項目已有250個,涵蓋科學、工程、商業及人文社科等範疇,成功推動校園研究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