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幫助阿朗(右)適應工作,Rebecca(左)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指導阿朗。楊喆彤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楊喆彤)青少年在職場不時碰壁,有社福機構推出有薪全職實習計劃連面試培訓,助他們適應職場環境提高競爭力。有年輕人曾因不擅與人溝通接二連三被解僱,連開店的親戚亦受不了,但經計劃「改造」後,社交能力大大提升,成功獲國際酒店集團正式聘用。
「扶輪青年師徒」有薪實習
救世軍與國際扶輪3450地區合作推出「扶輪青年師徒計劃」,協助15歲至29歲於就業市場努力過、但不幸失敗的青年,兩期計劃共取錄48人。學員之一的阿朗,前年文憑試只獲6分,加上家中經濟環境不佳,他決定就業幫補家計。
不過,出身單親家庭的阿朗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他先後經親戚介紹擔任兼職倉務員及店務員,唯短則6天、長則4個月已被炒魷。阿朗從未問過「死因」,自覺因工作效率差及偶爾做錯事令上司不滿。
及後整整一年阿朗一直未獲聘用,最終經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獲訓練撰寫履歷表、面試及求職技巧後,成功入圍「扶輪青年師徒計劃」,於富豪九龍酒店實習3個月。酒店安排其直屬上司、管家部接線生Rebecca擔任「師父」,帶領他熟習工作環境,他試做不同崗位,最後選定房務員一職。
社交能力改進 同事讚幫得手
Rebecca形容阿朗「個性內向、文靜、不擅長與人溝通,但很有禮貌」,為幫助他適應,她花了一個多月指導,鼓勵他多請教同事、應答時要放大聲量、主動對客人打招呼,令阿朗的表現明顯改善,「以前叫他做多少就做多少,做完坐在一旁默不作聲,現在很多同事稱讚阿朗幫得手。」酒店行政管家麥建輝也讚阿朗學習能力強,對自己要求很高,例如已整理好的床鋪「其實已經合格,但他自己不滿意,再整理好幾遍,要弄得床單起角才行」。
因工作表現良好,阿朗已獲酒店正式聘用,他期望日後能在酒店業繼續發展,除房務員外也嘗試其他部門及職位。因應文憑試放榜,他鼓勵考生勿因考試失利而沮喪,他笑言:「理想要花時間和努力追尋,不要輕易放棄,不過趁年輕要多讀書,年紀大了會記性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