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令人覺得香港特區行政立法之間的對立關係,已發展至嚴重妨礙雙方合作的程度,而長期、全面杯葛政府施政,必然損害社會公眾的利益。他呼籲反對派對政府的「不合作運動」應有限度,因為長期、全面杯葛政府施政,必然損害社會公眾的利益。他又認為,要讓反對派參與政府特區施政,行政立法關係才有望改善。
行政立法對立 嚴重妨礙合作
曾鈺成昨日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表示,行政立法雙方不能一味對抗,但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確實令人覺得反對派和行政當局之間的對立關係,已發展至嚴重妨礙雙方合作的程度。
他舉例指,特首準備新一年施政報告時,反對派政黨全部拒絕會見,甚至當特首到立法會發表施政報告,全體反對派議員抗議離場;而長達20個月的政改爭議中,反對派亦與特區政府一直處於對立狀態,根本無法為解決問題、爭取方案成功通過而合作。
曾鈺成續說,不少建制派、特區政府官員及市民,以為只要建制派在下次選舉贏得更多議席,政府議案便可通行無阻,但他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反對派的政治理念亦有不少港人支持。
長期「不合作」 將成市民敵人
他認為,要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提高施政效能,不應把希望寄託在打擊、消滅反對派,而是讓他們恰如其分地參與特區政府施政,而反對派的「不合作運動」也應有限度,不可能長期、全面杯葛政府施政,因為這必然損害社會公眾的利益,令他們真的成為市民的敵人。
此外,曾鈺成昨日出席一個研討會時表示,政改方案被否決後,2017年特首選舉不會單是社會往績及政綱的君子之爭,由選舉委員會產生的特首,屆時在管治威信及認受性,會面對更大挑戰。
他指出, 過去十多年,社會上各方面的問題湧現,但仍然能夠維持穩定,是因為市民對特首普選有期待,願意「忍住先」,但現時普選落空,沒有人會相信繼續用現時的管治方式,還能維持繁榮穩定。
他又透露,數月前已經聽到負責香港事務的中央官員、專家學者討論,在2047年後「一國兩制」應如何發展、香港基本法是否要修改等。他認為這些問題都受到香港管治效能的影響,年輕人應考慮更長遠的政治前景,又強調香港不能只集中發展經濟民生,卻迴避政改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