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張新悅
我是香港大學的忠心擁護和支持者,在1997年畢業於港大法律學士,2012年完成環境管理碩士。湊巧21歲時曾在電影《玻璃之城》中有幸扮演過港大學生。真真假假地我已擔當過3次港大學生的角色了!
我感恩得到港大多年的照顧,亦對舊生身份引以為榮。不說港大的不是,但看到最近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作為跨年代校友,我感有責任發聲。
回歸那年,我正是大學3年級,人人關注香港未來整體的發展方向,中央會否遵守《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學術、言論自由能否保持?還猜測誰會是第一任特首!我清楚記得聽過陳文敏的課,讀過陳弘毅的文章。我明白社會的期望不斷在變,也希望一代比一代進步,但同時希望各年代的人能正視社會不同政治理念的存在,互相尊重地尋找共同點,而不是搞分歧和對抗。以下想和大家分享:
大學是屬於學生的?
大學不只是屬於學生的!學生是有權利享用校園的設施,包括硬件、軟件和某程度上行政的參與,但同時學生只是校園一分子,還有其他教授,員工,舊生等等。更別忘了你們絕大部分的學習費用是誰負擔的?社會欠了你們什麼嗎?怎能還未付出便已有擁有權呢?真難明白。倒過來問今天的學生,你們覺得學校對你重要些,還是你對學校重要些?其實互相都重要,但學生們應該尊重制度。如有不滿,應對事提出意見,而不是對人。
說到對人,在電視新聞片段中看到學生衝入港大校委會會議室後一片混亂,後來更有相當數目的衝擊者用粗言去圍困Ayesha Macpherson(麥嘉軒)小姐。我在電視前也被嚇壞了!這怎麼可能是港大學生的行為?我問大家她做了什麼事情得來「可恥」的對待呢?你知道她在會議內的立場嗎?有否證實過?你們憑什麼用野蠻的手法去「兇」她呢?更有一些人說盧醫生「插水」,哪管他為什麼跌倒,我看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惡人先告狀」。
學生有衝勁、有團火,本來應值得鼓舞,但我卻感不安。 畢竟社會比以前複雜了,那衝勁提防被人利用 ! 你們已經是香港的寵兒,在名譽最高的院校讀書。前途一片光芒,香港的將來是你們的。
回想學生年代,某教授曾跟我們說過:「年輕人先好好認識歷史,明白體制,日後大派用場。你們有了人生經驗後判斷能力更來得準確,更能有效解決核心問題,要控制情緒,培養耐性和恆心。」 這段話我終於明白了,謝謝。在此希望薪火相傳,讓這一代的年輕人比我更快地領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