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命
日前,天命在網上看到一個頗有意思的說法:「人一輩子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肉體的死亡;第二次是葬禮,代表社會上不會再有此人的位置;第三次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記得他的人把他忘記的時候,他曾經存在的痕跡就徹底消失了。」
其實中國人一直有思考「死亡」,甚至追溯到遙遠的春秋時代,就已經有人探討這個問題。
《左傳》記載,叔孫豹討論人如何「不朽」。大多數人,都想自己永生不死。軀體不可能永久存在,所以人們只好尋找別的方法。人類希望生育後代,傳承自己血脈,似乎這樣就可以永遠延伸生命。叔孫豹則認為,人在社會上立德、立功、立言,就會在後人心中永遠存在,這是一種復活、不朽。回到開篇時,天命提到的那段話。肉體的死亡、下葬無可避免。若我們認同這段話合理,能夠做到的,就只有避免「第三種死亡」--令自己對世間有所貢獻,多在人間留下足跡。
玄學方面,對死亡亦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和解釋。八字命理不是閻羅王的「生死簿」,所以在一個人的八字命格上,其實看不到他何時會死亡,或者某段日子會不會死亡。批算八字時,只能看到會否有大劫,或者大概何時有大劫。有劫,則自然有化解劫數的方法,所以即使面對大劫,亦有可以過渡、解決的機會。命運一直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掌握打破困局的機會,才是至關重要的。
哲學或心理學可以給人安慰,令我們更加豁達、超然地看待生命,但面對生命的方法,絕不止一個,玄學能做到的,是提供一些化解危機的方法。至於傾向接受何種看法(或是否吸收多種看法),當然悉隨尊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