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格非《江南三部曲》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放大圖片

■格非作品《江南三部曲》呈現了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內在精神的衍變軌跡。

中新社電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5部獲獎作品按得票數依次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花》,蘇童的《黃雀記》。茅盾文學獎是根據中國著名作家茅盾的遺願,以其名設立的長篇小說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自1982年開評至今,已逾30載。與往屆相比,本次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集中凸顯了對國人在時代變遷中精神心理變遷的記錄與探討。

《江南三部曲》是作家格非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醞釀構思,到2011年終於完成定稿的系列長篇巨作,呈現了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內在精神的衍變軌跡。李佩甫的《生命冊》追溯了城市和鄉村時代變遷的軌跡,書寫出當代中國大地上那些破敗的人生和殘存的信念。上海作家金宇澄的長篇滬語小說《繁花》是一部記憶小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少年舊夢到九十年代的聲色犬馬,在兩個時空裡頻繁交替。《黃雀記》延續了蘇童慣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敘事風格和節奏,通過三個受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的命運講述時代的變遷,主題涉及罪與罰、自我救贖、絕望和希望。

81歲的作家王蒙則憑藉舊作獲獎,《這邊風景》是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農村勞動期間創作的長篇小說,因各種緣由未曾付梓,但在《王蒙自傳》和各版本評傳中都有所提及,早有聲名卻遲未露面。小說反映了漢、維兩族民眾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的真實生活,以及兩族人民的相互理解與友愛共處。

相關新聞
本港青年插畫家 以「食」暖心 (2015-08-26) (圖)
格非《江南三部曲》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2015-08-26) (圖)
湘名家百幅精品亮相「極目楚天」藝術展 (2015-08-26) (圖)
好去處:3D畫「留住立體回憶」 (2015-08-26) (圖)
遲子建河流乃文學的血脈 (2015-08-22) (圖)
走東走西:向香港取經 (2015-08-22) (圖)
「媛創文藝」盡顯服飾中國風 (2015-08-22) (圖)
用水墨漫畫傳播四川文化 《芙蓉憶.漫畫四川方言》 (2015-08-22) (圖)
《沙灣往事》:講述廣東文化的唯美故事 (2015-08-19) (圖)
2015雲南文博會展 民族刺繡最高水平 (2015-08-19) (圖)
內地唯一珍藏版《晉察冀畫報》在粵展出 (2015-08-19) (圖)
2016「藝術中國匯」春節亮相紐約 講述中國故事 (2015-08-19)
你不知道的《三國演義》 (2015-08-15) (圖)
小知識: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演義》? (2015-08-15) (圖)
《三國演義》的流行文化產物 (2015-08-15) (圖)
走東走西:希特勒的走狗 (2015-08-15) (圖)
KC100活化工廈 大堂免費開放作藝展 (2015-08-15) (圖)
西九新舉措 為街頭藝術開「新大門」 (2015-08-12) (圖)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街頭表演許可證」申請詳情 (2015-08-12)
「自由約」活動預告 (2015-08-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