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吉林視察時對加快吉林新一輪振興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深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在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尋求新突破,在振興老工業基地中積聚新動能,在提高社會治理能力中取得新進展,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中國共產黨吉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日前在長春召開。會議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審議並通過了《中共吉林省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吉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決定》,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快推進吉林振興發展的主要任務。■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艷利
《決定》共分三大板塊、十三個部分,涉及吉林省改革發展民生穩定各個方面。其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增長動力轉換、體制機制創新、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和改進「三農」工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覑力推進精准扶貧等八大方面。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在全會上強調,當前重中之重,就是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要注重解決央企與地方的融合發展問題。要覑力推進結構調整,加減乘除一起做,鞏固、培養、壯大「七大產業」,全力實施「四大工程」,做好「有中生新」、「無中生有」兩篇文章。特別是要重視和發揮創新驅動的作用,用創新思維謀劃發展,靠創新實踐推動發展。要覑力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緊扣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不動搖,緊扣推進農民增收不鬆勁,緊扣推進新農村建設不懈怠,緊扣推進農村改革不停步,努力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要覑力擴大對外開放,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繼續抓好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未來競爭的主動。要覑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東中西三個區塊建設為載體,進一步加大綠色發展重大項目的謀劃和實施力度,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吉林篇章。要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民生實事、就業和社會保障、扶貧開發、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
當前吉林省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老工業基地振興處於關鍵階段,各項工作任務艱巨繁重。巴音朝魯強調,各級領導班子要敢於擔當,要有政治擔當、有責任意識、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善於擔當,就是有解決困難的本領。體現擔當,就是要有實際成效,各項工作最終都要有實實在在的成果,要在咬定目標任務的同時,看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看人民群眾的評價,進一步建立起群眾能參與、指標能量化、辦法可操作的評價考核體系。
巴音朝魯指出,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系統闡明了加快推進吉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總體思路,對事關當前和長遠的重大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要紮實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突出抓好經濟發展,統籌做好工農業生產、項目建設、結構調整等重點任務,全力促進經濟企穩回升;突出抓好深化改革,確保年初確定的83項改革任務全面完成;突出抓好改善民生,務必兌現年初承諾的民生實事;突出抓好安全生產,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精心編制「十三五」規劃,科學謀劃未來五年發展。
凝心聚力謀劃吉林發展 全會精神各地反響強烈
這次全會的召開,對加快吉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全會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視察期間所作的重要講話,是立足於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東北地區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歷史時期,準確把握吉林發展特徵和省情實際,深刻解答吉林在新的歷史階段如何發展、向哪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歷史課題,為該省指明了前進方向、基本路徑和最終目標。全會通過的《決定》,在吉林省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各界幹部群眾表示將按照會議要求部署,凝心聚力,推進吉林全面振興發展。
松原市委書記李相國表示,全會審議的《決定》,從13個方面對振興發展作了安排部署,確定了55項具體任務,並以具體舉措支撐重點任務,很具體務實,為我們做好今後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走出一條發展新路,有兩個重要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寅權認為,一是注重結構優化升級,二是體制機制創新。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服務型政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培育市場經濟體系。
四平市委書記劉喜傑表示,在新一輪振興發展中,四平將主動融入哈長城市群和吉林省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發展戰略,發揮黑吉兩省向南開放中四平的橋頭堡前沿作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此次會議讓我們對總書記講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如何振興發展的方向、路徑、任務做了全面部署,要求我們廣大幹部要勇於擔當,善於擔當,體現擔當,我們將全面抓好工作落實。」琿春市委書記高玉龍說,「我們要搶抓機遇,把國家、省委對我們的關懷變成行動,抓投資、抓項目,抓改革,做好『無中生有』產業發展大文章,充分發揮與俄羅斯、朝鮮毗鄰的優勢,加快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全面推進與周邊國家合作,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四個紮實」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總書記對吉林省工作提出的「四個紮實」重點任務,抓住了吉林各項事業發展的「牛鼻子」,指明了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發力點和覑力點。
「目前,長白山把握國際化定位,通過資源稟賦條件的挖掘和文化內涵的融入,引進了很多高品質的、對未來具有支撐作用的項目。」長白山管委會主任謝忠言說,「下一步,我們要把發展旅遊產業、特色資源產業和文化產業結合起來,共同融入到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生態保障中,在長吉圖戰略中發揮承載銜接功能,在改革開放全域中更好地發揮窗口作用和對外交流作用。」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不斷推進工商管理改革,包括先證後照的登記制度改革,註冊資本實繳、認繳改革,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等。今年,還要實行『三證合一』,就是把營業執照、企業組織代碼證和稅務代碼證合而為一。簡化行政審批手續,目的就是要更加便利企業,激發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活力。」吉林省工商局局長常明說。
發展現代農業建農業強省
吉林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農業發展寄予厚望。「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是總書記為吉林農業發展設立的目標、指明的方向。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視察指導時再次強調,吉林「要發揮優勢,以建設現代農業『三個體系』為抓手,加快發展效益規模型現代化大農業」。因此,發展現代農業,建成農業強省,是當下吉林農業義不容辭的使命。
「推進農業的現代化是實現吉林振興發展的重要一環。」吉林省委委員任克軍說,「實現農業現代化,一定要找准切入點,轉變吉林農業的發展方式。」他認為,在新的時期,吉林應該積極推動農業的粗放經營向集約發展轉變,改變以往拼農資投入、拼土地規模、拼資源消耗的模式,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推動傳統農民向現代職業農民轉變,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推動分散生產向規模經營轉變,提高生產效率;推動封閉型農業向開髮型農業轉變,利用國外的資源和國外的市場來發展吉林自己的農業。
爭當「排頭兵之位」,需要不斷提升吉林農業的「硬實力」。「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制定吉林現代農業的發展規劃,打造吉林現代農業的『三個體系』。並通過『三大體系』的建設,爭取到2025年,使吉林農業在國內糧食主產區中率先實現現代化。」吉林省農委主任李國強說。
紮實推進民生幸福工程
「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要全面把握發展和民生相互牽動、互為條件的關係,通過持續發展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通過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創造更多有效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視察時強調。
「要圍繞人民群眾教育、醫療、養老、住房、食品安全等實際需求多辦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看得到、摸得覑的實惠。」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在全會上對該省民生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上半年,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34.98萬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73.87萬人。」該省人社廳廳長張志軍說,吉林還將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調整失業保險金標準。不斷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激勵機制,促進養老保險的持續健康發展。完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實施辦法等重大政策的制定出台,完成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調整,擴大失能人員醫療照護保險試點範圍。
吉林省住建廳廳長秦福義表示,作為住建部門,要更加主動、紮實穩妥地做好穩增長、保民生的各項工作。尤其要做好該省農村廁所改造,農村的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等工作,此外還將加大力度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
「加減乘除」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的殷殷囑託。
「推進結構優化升級必須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把發展實體經濟、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作為制定和實施經濟政策的出發點,堅持『加減乘除』一起做,以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方法,走出一條富有吉林特色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之路。」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在全會上強調。
吉林省發改委主任姜有為說,「要繼續推動經濟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79項改革舉措和2015年139項具體改革任務,加快職能轉變,最大限度地釋放市場活力。加快民營經濟發展,覑力改善營商環境,為吉林新一輪振興發展貢獻力量。」
吉林市委書記趙靜波表示,吉林市是一個典型的老工業基地城市,下一步該市要在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做好文章。一個是緊盯市場的需求,延長產業鏈條;二是加大科研力度,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吉林振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通化市委書記金育輝則要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確保權力下放到位,優化營商環境,解決好『最後一公里』和『最後一步路』的問題」的要求第一時間落實到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