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Shyvee居港六年,第七年選擇離開,放棄永久居留權。
香港與內地關係緊密,因生活、文化不一樣,容易有衝突、摩擦,加上彼此並不十分了解,很多人更有先入為主的看法,總是看對方不順眼。最近今日出版社便以此為題,出版《陸港對話》一書,透過在港生活的十五個港漂與十五個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嘗試以他們的眼光,重新檢視兩地關係。
他們是學生、是創業者、是勞動階層,因茪ㄕP的因緣,離開自己的城市在異鄉生活。如同大部分離鄉別井的人一樣,他們曾被排擠、被否定,努力適應文化差距,因而其對一個地方的看法與我們這些旁觀者有很大的分別。
兩地之間,不是只有謾罵爭吵,還有更多可能性,且聽他們如何解說。■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圖:受訪者提供
《陸港對話》由2014年香港青年服務大獎得主鄧家怡及「港漂種子」發起人韓雨筱牽頭,兩人走訪不同背景的人士,將他們的故事及對香港或內地的看法記錄下來,大家可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兩地。「到最後我們並沒有一個結論,書裡的個案有正面也有負面,我們只是希望分享他們的觀點。」鄧家怡接受訪問時說。
事實上,鄧家怡也曾像大部分人一樣戴茼釵漜棺雓搕漲a人,「那時我的視野很狹窄,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別人。」但早幾年,她成立非營利組織童心設計協會,以改善兒童教育為目標,不時來往內地,在接觸內地不少熱心的青年後,赫然發現自己並不了解內地。「我認識了很多內地年輕人,他們的視野很廣闊,很有禮貌,即使窮,態度仍很正面。」這讓她有了出書的念頭。
至於韓雨筱,則是一個港漂,四年前來港讀書,曾被同學整蠱,教她用粗口說謝謝。粗口風波鬧到宿舍人人皆知,她為此難堪,卻堅定其學廣府話的決心。
兩人身份不同,經歷南轅北轍,卻同樣對兩地矛盾很感興趣,想了解箇中原因。
「找願意接受訪問的受訪者並不容易,我們花了一年多時間才做出來。」鄧家怡解釋,《陸港對話》並不是說服大家好或不好,也不是要批判什麼,「每做多一個訪問,都發現自己的了解是多麼不足。」
港漂多元生活
香港人對內地人的了解很片面,還是停留在媒體呈現的印象中,並將之與水貨客、搶資源、咱矇~權、不文明掛u,而書中不少個案便推翻這些想像。六年前來港讀書的Shyvee,如同許多港漂生一樣,畢業後在港工作,慢慢適應香港燈紅酒綠的大都會生活。第七年來臨之際,她放棄即將得到的「三粒星」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出國留學。她說,香港的生活並沒有想像般快樂,畢業後從事管理諮詢,天天加班,忙到沒有自己的生活,「如果我不改變的話,生活將一成不變。」她形容一切都是「剛剛好」,剛好在第六年離開而已,而她也不覺得拿不到「三粒星」身份證很可惜,「因為自己想走沒必要受外來政策影響。」
有人選擇離開,也有人選擇留下。同樣是來港讀書的劉玥靈,便視香港為第二個家,畢業後與朋友創業,成立環保科技公司,並取得環保廚房系統專利。香港自由的環境、訊息傳播速度快,以及幾年下來形成的朋友圈,讓她愈發不捨離開。但她也說,香港人對內地人的偏見有時亦讓她感到害怕,「我始終相信香港人善良的佔多數。」而她創立的科技公司,也默默地關注本地環保問題,並試圖開發更多環保科技產品,「盡綿薄之力回饋社會。」
香港人在內地
至於香港人在內地這部分則直接推翻大家對內地的聯想,今時今日透過網絡,的而且確可以掌握社會國情,但網上看到的資訊是否便是事實?這群在內地工作、生活的香港人,或許可以釐清一些疑惑。鄧家怡分享了一個讓她印象深刻的個案──一對思想、價值觀南轅北轍的夫婦。丈夫是醫生,曾經在內地醫院工作過,卻因此留下陰影,自此對內地一切都有偏見。「我明白的。」Gigi如是說。因為丈夫此前曾在手術中發現內地醫療制度的一些問題,氣憤極了,偶爾談起內地,他總帶茩t面的想法。有趣的是Gigi經常到內地出差,卻遇上很多善良、有禮的內地人,她覺得他們受生活環境影響,很率性,而他們的一些舉動在香港人看來卻是沒教養、難以接受的行為。「不是說我們要無條件地包容,但至少也給他們時間去學習和改善。」
Gigi說,夫妻之間不可避免會在這些小事上意見不合,但「我們都沒有打算要對方屈服,難道因為立場不同便不能做夫妻嗎」?有立場無可厚非,但聆聽他人的想法也很重要。夫妻之道,其實也適用於內地與香港微妙的關係之上。
舊新移民迷思
又有一種是早年來港的「舊新移民」,他們的身份在內地與香港矛盾中顯得有點尷尬。何小姐便是最好的例子,1977年隨印尼華僑的父親來港,本是短暫停留,結果一留三十多年。何小姐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而廣府話也掌握得很好,因為當年不懂廣府話「連菜也買不了」。她憶起當年社會對內地人的反感比今日有過之而無不及,開口埋口「大陸妹」地叫。熬過了最難堪的歲月,何小姐反而更能理解為何兩地人會有這麼多摩擦,因為「構建在自我想像的內地時常被互聯網上的內地摧毀。」很多事端都從互聯網衍生,科技加速兩地融合,亦為兩地帶來隱憂,未審先判的反射情緒對內地或香港人都不公平,然而一時半刻似乎看不到任何出路。
「我也找不到答案。」鄧家怡苦笑道。不過,今天過後總有明天,明天或許就有出路。
一樣米養百樣人,但至少我們知道在香港生活的人並不只有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