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長江基建(1038)建議與電能實業(0006)合併,條件為每股電能可獲長建1.04股,按過去5天平均價計算,並無溢價或折讓。合併是雙贏,長建可增加運用的資金;電能則可拓展投資,不限於能源業務。不過,長建合併電能是否順利暫難肯定,主要涉及合併條件問題。
長建為電能大股東,佔其股權38.87%,合併後長建由淨負債轉為淨現金,在派發特別息後,仍達284億元(港元,下同),有利長遠發展及未來收購。
更多發展 風險提高
電能業務只限於能源,大量資金閒置,因此盈利較低,只能期望長建帶來投資機會。合併後的電能,相當於分享更多業務成果,但風險亦相對提高。
長建每股盈利較高,達每股4.18元,每股資產淨值42.63元;電能每股盈利3.78元,每股資產淨值則高達56.8元,合併後可使電能每股盈利上升15%,每股資產則降22%。
要留意的是,電能股東重視資金運用,電能5月時擬動用資金20%購入長建債券,即使收益高於閒置於銀行收取低微利息,但仍遭50.24%股東反對告吹。現時合併建議龐大資金移至長建,只能分得特別息5元。因此電能股東未必會輕易通過合併。
電能股東 暫難心動
此次合併,電能需要獲得75%獨立股東支持及少於10%獨立股東反對方可成事,其最大股東為Capital Group基金,佔6.04%股權,所有機構投資者共持13.59%股權,足以反對私有化及要求更好的合併條件。
合併計劃並沒表示條件不會修改,可能的修訂將包括增大換股比例,或分派若干特別股息等。現時機構投資者最高的要求為1股電能換1.2股長建。
這次合併重組若成事,長和(0001)可由原持有長建75.67%的股份,一次過高價減持降至49.19%,更可獲得近百億元的股息。長建成為聯營公司後,其債務狀況無須顯示於長和財務表內,可達致多贏。■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羡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