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港府積極覓地建屋,冀長遠解決房屋短缺問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披露,正要求港鐵研究小蠔灣車廠上蓋增建住宅。這幅佔地達30公頃的大型土地,佔地面積相等於1.58個維園,假若以3倍地積比率發展,初步估計可建逾萬個住宅單位,供數萬人居住。但地盤位置鄰近機場跑道,建多少單位要取決於機場第三跑道。另外,政府亦研究在大嶼山與港島之間建人工島,填海面積約 600至 800公頃,預計人工島可容納 40萬至70萬人。
重建小蠔灣車廠料提供逾萬伙
小蠔灣車廠佔地面積約30公頃,曾屬於政府北大嶼山東涌發展計劃第3及4期之內,惟後來因土地需求降低而擱置計劃,但近年政府為增加長遠供應,再次重提發展小蠔灣車廠。由於地皮位置鄰近東涌、愉景灣等已發展地區,有測量師估計,若以3倍地積比率發展,可望提供超過1萬個單位。
陳茂波說,由於有關小蠔灣車廠的研究未完成,具體住多少人、建多少單位,暫時不方便透露。
東涌填海擴建望人口增至20萬
他續說,大嶼山東涌人口不多,大約只有10萬人(資料顯示約14.24萬人),而具規模的社區應約有20萬人,故東涌需擴建,現正進行環境評估,今年11月或12月將公佈分區計劃大綱圖,之後啟動城規會程序,預計在東涌的填海擴展將可增加4.8萬個公私營單位,令人口增至20萬人。
除研究在小蠔灣車廠上蓋興建住宅外,陳茂波表示,政府亦研究在大嶼山與港島之間建人工島,填海面積約600至800公頃。據了解,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曾討論,預計人工島可容納40萬至70萬人口,再靠鐵路或高架天橋貫穿港島、大嶼山至屯門。被問到有報道指大嶼山未來會有100萬人居住,陳茂波強調數量沒這麼多,但具體數字未能透露。
此外,2014年《施政報告》成立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將於年底提交報告,目前已規劃的大嶼山北包括港珠澳大橋的130多公頃人工島,計劃由以往僅作過關設施用途,改為增建樓面,以作展覽、酒店、零售、寫字樓等之用,務求最善用土地,目前正進行有關諮詢。另會興建一條隧道連接屯門、赤鱲角,方便屯門和元朗的居民前往大嶼山工作。
涉15年後規劃 擬申請研究撥款
陳茂波說,上述的人工島及擴建計劃等,都是2030年後的規劃,政府事前會做好公眾諮詢、環評、交通、生態等技術研究,未來亦要向立法會申請前期研究撥款。
陳茂波昨日又多番提到樓市生態已改變,住宅供應增加。回顧近年,政府不斷對市場「泵地」,其中上半財年土地供應已多達9,600伙,已達財年全年供應目標1.9萬伙一半。政府期間亦繼續改劃土地,過去提出改劃150幅土地,以興建21萬個單位,現時已展開約61幅綠化地帶土地改劃工作,當中20多幅已完成改劃,亦不斷研究增加各幅住宅地的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