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俊在未來之星紀念刊中的照片中找到自己。 記者彭子文 攝
首屆「星星」胡俊入圍「傑星」 回顧10載感交流機會寶貴又超值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由香港文匯報牽頭成立的未來之星同學會迎來10周年紀念,特別舉辦「十大傑星」評選活動,表揚在不同行業中表現傑出的會員。曾參與第一屆未來之星國情班的胡俊,是「傑星」入圍者之一,回顧10年前參加國情班,人生首次前往北京,深感只有親身體驗,親眼所見,才可真正認識祖國,這段經歷讓他畢生受用。在過去10年間,胡俊幾乎每年都會回來參與未來之星的工作,包括擔任同學會幹事或任面試官,希望把自己從未來之星所得回饋社會,幫助一批又一批的香港年輕人加深對國家的認識。
三十而立的胡俊,2007年於香港大學畢業後,先後於政府部門及紀律部隊工作,目前在紀律部隊任職救護主任,參與指揮及救護行動,年前與太太誕下一子,生活幸福美滿。
對於未來之星國情班,胡俊笑言對其「超值」印象非常深,「2005年在港大網站偶然看見未來之星舉辦首屆國情班,行程相當豐富,團費竟然接近分毫不收,於是產生興趣。」然後他再仔細閱讀行程,更發現未來之星讓學生參觀很多內地重要儀式及機構,更包括不少「獨家景點」,坊間的普通交流團根本無法媲美,吸引他立刻報名參加,最終幸運獲選,展開為期8日的北京之旅。
警匪片迷觀軍演看得入神
當年的胡俊只是個剛踏入20歲的小伙子,從未到過北京,國情班使他大開眼界,印象難忘,「那是我第一次到天安門廣場,第一次見證升旗,第一次參觀三軍儀仗隊,每一件事都讓我感覺新奇。」胡俊又形容當年欣賞的軍事演習,槍炮聲不斷,其間有機會近距離觀看大型炮彈射擊,場面非常震撼,讓胡俊這位警匪片迷看得入神。
語言差異鬧笑話消隔閡
未來之星又讓胡俊有機會到清華大學聽課,學習內地社會及法律制度,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兩地差異。他又笑言,在北京交流期間,最大的挑戰在於語言差異。「中學時雖然有普通話課,但一到應用層面,問題就出來了。例如在內地搭的士叫『打的』,這些看似簡單的東西,當時的我卻很不習慣。」這些小差異雖然讓胡俊跟負責接待的內地生在溝通上弄出不少笑話,卻也是個製造話題的好機會,既可消除隔閡,促進友誼,亦可從當地人口中學習內地文化,加深對國情和民生的了解。
工作緩急學排序職場受用
這次北京之旅讓胡俊獲益良多,回來後想做點事回饋未來之星,同時希望將這個寶貴的交流機會推廣開去,遂自薦成為幹事,協助籌備行程及帶團前往內地,胡俊坦言這段經歷可謂畢生受用。「籌辦活動並不是想像中簡單,既要定下活動目標、人數、地點,以至宣傳、面試、代辦旅遊保險等,出團前需向所有學員講解細節,每一個細節都要小心留神。」這段磨練讓他學會將工作按輕重緩急排序,以及如何獨立完成工作,此項優勢對於他在紀律部隊中工作尤其有利。
看見未來之星規模越見壯大,胡俊深感高興,並祝願未來之星再接再厲,期待慶祝下一個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