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三無」科學家 救命數百萬


放大圖片

■80年代初的屠呦呦。 新華社

被稱為「距離諾獎最近的中國女人」的屠呦呦昨日與這個傳奇獎項最終相遇。除卻科研歷程,「解密」屠呦呦其人困難重重,對於這位85歲的女性藥學家,現有資料中最個人化的「說明」是,因為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洋背景和沒有院士頭銜,因此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

這位科學家數十年如一日專注研究中醫藥。屠呦呦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很少。她在《自然》月刊上發表的題為《青蒿素的發現--中藥的饋贈》論文裡寫到:「我的夢想是用古老的中醫藥,促進人類健康,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享受到它的好處。」

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古老中藥的真正饋贈。我相信,中國醫藥將幫助我們戰勝危害世界各地人們生命的疾病。」

據公開信息顯示,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於寧波。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

屠呦呦之名是父親改的,典出《詩經.小雅》中的第一篇《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意即鹿得到艾蒿而歡快地發出呼叫同伴的呦呦聲。她的一生果然與黃花蒿結下不解之緣。

屠呦呦的名字自2011年開始為國人所知。當年9月,她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低調應對榮譽與質疑

此外,屠呦呦在媒體上最鮮明的個人標籤便是「低調」。

當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之後,這位低調的科學家令人意外地以徹底的「沉默」應對榮譽帶來的火爆局面,紐約領獎後,屠呦呦幾乎不曾接受過媒體的採訪,對於外界對其成就的讚譽,對其為人的好奇,對其「三無」狀況的探究,甚至對其成功道路的質疑,屠呦呦一概「沉默是金」。

以沉默應對榮譽的屠呦呦今日逢遇至高榮譽,在諾獎宣佈得主之後的轉瞬之間,她略顯生僻的名字便開始為億萬人茶餘飯後所熱議。未知低調的她會否以「沉默」繼續保持「神秘」。 ■本報記者 宗匯

相關新聞
中國人首奪諾貝爾醫學獎 (圖)
「三無」科學家 救命數百萬 (圖)
日本愛爾蘭學者瓜分一半醫學獎 (圖)
大村智無償供藥「拯救2億人」
孫春蘭勉港澳台青年貢獻國家 (圖)
工聯6勇士 葵青打硬戰 (圖)
教界法界:「遊行」施壓校委 港大更撕裂 (圖)
廉署起訴曾蔭權兩失當罪 (圖)
港醫券深試用 免長者舟車苦 (圖)
建制派主動釋善意 不爭3委會副主席 (圖)
官斥「反水貨」欺淩可恥 (圖)
「佔旺畫家」認強吻女生囚3周 (圖)
特首宴建制議員談港機遇 (圖)
戴耀廷續「拖數」 又賴核數未完
10抗日老戰士獲頒紀念章 (圖)
疑似鄧世昌印章「雲中白鶴」出水 (圖)
美再控華裔專家竊機密 (圖)
TPP達協議 建全球最大自貿區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