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中五學生將會首先使用新模式進行獨立專題探究,相關教學亦將於今年全面開展,相信不少師生都關心新舊模式的分別,希望能盡快調整教與學的方法。眾所周知,新模式設定了有規範的研究框架,要求學子從「題目界定」、「概念或知識辨識」、「深入解釋」、「判斷論證」4方面入手,探究本地、國家或全球層面的當代議題。至於評分方面,除了上述4個項目外,老師還要就報告的表達與組織,以及同學在研習過程中的自發性給予分數。
筆者估計,由於老師只須集中評核同學提交的報告,以往第一階段課業的探究計劃書已經取消,教師在這方面的工作量會有所減輕,學校安排研習活動亦更具彈性,這相信是前線通識教師喜聞樂見的。此外,以往同學集中運用一手資料進行研習,需要做問卷調查或焦點訪談,甚至出外實地考察,所花時間不少,師生工作量大為加重。在新模式下,同學可以集中運用二手資料,就所得文獻進行分析和探究,不一定運用問卷或訪問等研究方法,同學應可更準確調整研習進度,工作量也有可能減輕。
防抄襲 助客觀計「自發性」分數
不過,如果在處理獨立專題探究時「走向極端」,完全依賴二手資料,以及將所有研習過程的習作取消,只要求同學提交最終的報告,恐怕也會適得其反,衍生其他問題。首先,只運用二手資料進行研習,因為欠缺學生自行搜集一手資料的過程,更容易出現疑似抄襲的爭拗。
再者,文獻資料分析法其實與大專論文的寫作相似,再加上有規範的研究框架,對學術能力強的第一組別學生極為有利,對文字表達能力較差的「弱勢學生」則會出現「拉牛上樹」的情況。這些學習動機平平的學子,以往在一手資料搜集的過程中(如親身考察)會得到一些學習樂趣,但如果要他們面對一大堆文字,再進行所謂比較分析,恐怕「學習差異」問題會因此擴大。
至於評分方面,評核研習過程的「自發性」分數,也會流於主觀,爭拗和上訴或會大增。雖然以往預科通識科也採用這方法,但當時每班人數極少,而且全級由一或兩位老師教授,老師自然容易了解同學進度,教師之間的評分差異也會較低,評分自然較具公信力。然而,新高中一級或有4位至6位老師,老師要面對數十名學生(極端者可能近百人),試問又如何準確為每一位學生給予「自發性」分數?
依我之見,為免出現「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情況,老師宜因應同學的能力設定研習方式,在一手和二手資料並重的前提下,作出合理安排;並加入一定數量的過程習作,一方面體現形成性評估(formative assessment)之理念,一方面客觀地計算「自發性」分數,以減少爭拗。■香港通識教育會 黃家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