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心晴賽馬會飛越校園計劃」昨日發佈2014/15年計劃成效報告。左二起為趙美仙和溫浩然。 黎忞 攝
易持續受父母影響 消除社會歧視難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現代社會情緒及精神問題並不罕見,但不少人對患者帶有失實的負面標籤,容易形成偏見以至歧視文化,減低病者的求助意向及令病情惡化。有關注機構訪問約9,000名中小學生,評估他們對精神病患的負面標籤情況,其中小學生方面,有過半數人認為患者「飄忽不定」,更有逾三成人認定他們會對他人「構成危險」。機構又指,雖然受訪學生在情緒健康教育講座後,對精神病患的負面標籤明顯淡化,但參與同類工作坊的家長,相關偏見未有顯著改善,年輕一代容易持續受父母影響,令消除社會歧視更加難行。
「心晴賽馬會飛越校園計劃」於2014/15年度透過講座、工作坊和探訪活動等,向約9,000名中小學生及數百名老師家長推廣關注情緒病的訊息。計劃也委託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進行活動成效評估,並在昨日發表結果。
參與講座可淡化負面標籤
報告發現,中小學生都對精神病患者帶有一定程度的負面標籤。其中受訪的4,000多名小學生中,有逾半人認為患者「飄忽不定」,有31.8%人認為他們會對他人「構成危險」,更有31%指是「咎由自取」;而4,000多名受訪中學生的負面標籤雖然較輕,但認為精神病患「飄忽不定」、「咎由自取」及「構成危險」的,亦有36.7%、17.9%及11.8%。
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高級研究統籌溫浩然指,計劃讓有關學生在參與情緒健康教育講座後再作評估,發現他們對精神病患的負面標籤明顯淡化,以小學生為例,講座後仍然認為病患「飄忽不定」及「構成危險」的比率,分別大減逾13個百分點,可見針對學生的「去標籤化」推廣教育有一定成效。
推「去標籤化」 學校有責
不過溫浩然亦指,要社會達到「零歧視」仍有較大難度,他引述評估報告指,計劃同時有向參與工作坊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惟發現他們參與前後對於精神病患的負面標籤未有顯著改變。他認為,這可能與家長受傳統觀念影響,同時與教育程度、文化背景有關,而父親長期與孩子相處,其觀念也容易影響下一代。他又提到,要推廣對精神病患「去標籤化」學校也應扮演一定角色,但學界相關資源不多,不易取得成效。
心晴行動副主席兼項目總監趙美仙表示,整個飛越校園計劃為期3年,已向超過240所學校舉辦近480場相關活動,她指上述報告反映向全港中小學推廣情緒和精神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挑戰,呼籲各界更加重視,由青少年開始「零歧視」推動社會接納情緒病患,達到「零歧視」和「零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