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綠色校園:賞景強身助減碳 「大」「部」行遍中大


放大圖片

同行近3載利新生熟路識校 盼增路線覆蓋全校

為鼓勵人們多做運動,中大在2013年開始在校推動「大」「部」行獎勵計劃,校方在校園範圍設立不同步行路線,鼓勵師生以步行取代乘搭校巴,強身健體同時有助減碳排放。有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生從計劃成立開始參與,將近三個年頭,認同計劃好處多多,既能讓新生熟習校園,路途上不乏園林美景,一大班同學並肩同行,彼此更珍惜共行時光,期望校方能進一步增加路線覆蓋整個校園,讓「大」「部」行精神推廣給更多學生。■記者 姜嘉軒

中大的校園依山而建,絕大多數的師生和職員都十分依賴校內的巴士服務和自行駕駛汽車,很多時短短的路程都要乘巴士,大大提高巴士服務的需求。

拍卡機記錄 學生有積分

有見及此,中大於2013年在校推動「大」「部」行獎勵計劃(即由大學火車站及大學本部),鼓勵學生以步行取代巴士,於中大不同建築物設起點及終點,並設有相關拍卡機,供參與者利用學生證拍卡記錄,獲取積分,並會定期統計成績,贈送紀念品予達標學生及教職員。

目前在中大修讀生物醫學工程的四年級生劉霆鋒,入學後一直居住大學宿舍,樓下設有車站。他指新生普遍怕迷路,很多人為免耽誤上課時間,都選擇乘坐校巴代步。直至進入下學期,劉霆鋒開始熟路,適逢「大」「部」行計劃正式展開,於是抱着好奇心態嘗試一下。

睹貓見猴 黑貓成「寵兒」

「剛升上大學感到功課壓力大,多走路散步可以減壓,步行期間更可感受中大的自然環境,這是乘坐巴士感受不到的樂趣。」劉霆鋒感覺步行上學好處甚多,持之以恒後發現沿路景色隨四時變化,更不時有小動物現身叢林,很是有趣,「見過小貓甚至猴子在中大出沒,當中一隻黑貓更是不少學生的『寵兒』,不時有人刻意到附近逛逛,希望跟牠碰面。」劉霆鋒又特別提到中大一條苗圃路,兩旁種有不少自然植物,經過亦覺舒適。

步行好處多,但要堅持不易,「以同樣路程作比較,一段約5分鐘的車程,步行約需15分鐘,必須預早出門;遇上烈日當空的大熱天,會行至身水身汗。」正因如此,劉霆鋒身邊不少同學最初對參加計劃感到卻步,但久而久之,各人都喜歡放學後一起步行的時光,有時間互相傾訴瑣碎閒事,也是樂趣。

中大的面積在本港專上學府而言數一數二,先天上有推廣步行計劃的優勢。劉霆鋒期望學校繼續構思不同路線,包括覆蓋中大舊書院範圍,讓更多學生參與受惠。

相關新聞
綠色校園:賞景強身助減碳 「大」「部」行遍中大 (圖)
3300師生徒步當車 拍卡選址須防詐 (圖)
首推中草藥圖像庫 浸大助分辨防誤服 (圖)
「公大講堂」月底推 張信剛談「絲路」 (圖)
教局跟進自資院校收留位費 (圖)
青協周六辦「大學選科多面睇」
局長「煮飯仔」 (圖)
未來星蹤:北訪清華識國情 帶團傳承祖國緣 (圖)
化解學員投訴 練就應變能力 (圖)
尋夢萬花筒:街舞者華麗背後 (圖)
生涯規劃360°:給面試官一個請你的理由
生涯歷程:心之所繫 興趣所在
萬聖谷消費 佳節同吸金 (圖)
模擬試題
尖子必殺技:中國節日被保留下來了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