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萬聖谷消費 佳節同吸金


放大圖片

-全球化-

每年一度的萬聖節又掀起話題,本港兩大樂園都推出應節活動。歡樂或驚嚇的同時,節日諸如萬聖節、聖誕節、中秋節等,到底是商家趁機撈一大筆,還是延續節日的歷史和習俗,值得我們深思。 ■鄧婉君 聖公會梁季彜中學通識科老師

新聞背景

加菲貓海盜作招徠

踏入10月,正值萬聖節的宣傳時段。領展旗下的樂富廣場,今年繼續舉辦鬼屋活動,以「恐懼心戰室」為主題,用多個貨櫃組成全長70米的鬼屋。

新世界旗下愉景新城以甜品型的大型吹氣裝置作招徠,而華置旗下的銅鑼灣皇室堡、銅鑼灣地帶就找來今年30歲的加菲貓作為萬聖節的主題。商場中有多個不同的加菲貓造型,加菲貓及老友阿的更會神秘現身香港與粉絲見面。

信和旗下的黃金海岸商場則以海盜為萬聖節主題,於24日、25日以及31日請來大班海盜與市民共度佳節。商場舉行 「鬼馬海盜萬聖節」,有海盜狂歡巡遊,表演各種雜技,更會送上應節鬼糖果 。商場有安排化妝師駐場,為現場的大小朋友變身海盜。

多角度觀點:商家賺到盡

青少年:萬聖節氣氛很好,相約朋友一起去主題樂園、鬼屋玩、開心好玩!

本地商場經理:我們的商場佈置通常會有鬼屋、再加一些南瓜燈、稻草人、殭屍、吸血鬼、女巫等等,這能吸引人流到商場消費,帶旺商店的營業額。

跨國企業銷售經理:萬聖節與其他節日一樣,是促銷好時機,有時我們會挑橘色和黑色的產品減價,放在當眼處,通常都能吸引顧客目光,進一步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額呢!

主題樂園行政總裁:自10年前左右,萬聖節成為我們年度中其中一個主要收入來源,我們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建設鬼屋和相關的設施上,入場人次也一年比一年多,來的多數是年輕人,他們消費力高,愛刺激,所以我們要不斷優化內容以留住顧客。

化妝師:每逢9月左右,就會有主題樂園、酒吧等聯絡我,希望我能提供特技化妝,通常我會在萬聖節派對前或派對上為客人化妝,為他們加些血漿、畫上恐怖的鬼臉。如果是小朋友,就會畫上可愛而帶點氣氛的卡通,有些會打扮成可愛的小巫師呢!

老人家:鬼節有什麼好慶祝的!鬼節不是應該燒些金銀衣紙給鬼神嗎?那些年輕人,打扮成鬼怪在街上走動,真是不吉利!

幼稚園生家長:我在外國留學時,萬聖節氣氛極濃厚,學校會舉行化妝舞會,家長把孩打扮成小女巫,是一個像聖誕節一樣開心的節日。

小知識:「萬聖節」應叫「萬聖夜」

「萬聖節」這個詞,起源自天主教教會。每年的11月1日,是天主教慶祝諸聖的節日-萬聖節或諸聖節。

2500年前,居住在愛爾蘭的塞爾特人以10月31日為每年的最後一日,11月1日是新一年的開始,也象徵冬天的來臨。當時的塞爾特族人(即現在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相信死亡之神Samhain會在每年10 月31日晚上和逝者一起重返人間。這個夜晚是惡靈力量最強大的一天,是遊魂出沒找替死鬼的唯一機會,因此叫「萬聖夜」(萬聖節的前一夜)。

31日晚上,塞爾特人為了躲避靈魂,會撲滅家裡的爐火,營造出一個寒冷陰森的環境,並刻意用動物的皮毛做成的服飾打扮成鬼怪模樣,發出可怕的聲音,企圖嚇走靈魂,讓靈魂分不清誰是活人,找不到替身。

我們常稱的「萬聖節」應該叫「萬聖夜」才對。

驚魂不再 玩樂狂歡

美國大部分的家庭會為了應節而特別佈置家園,有的在前院放上塗了鬼臉的南瓜、和真人一樣高的稻草人或寫滿幽默字句的墓碑,並在窗戶上裝飾小小的南瓜燈或掛上骷髏骨頭。

在萬聖節的晚上,不論大人或小孩均帶着開玩笑的心情,穿上奇異的服飾,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到派對或街上巡遊狂歡。

「不給糖便搗蛋!」(Trick or Treat)是外國小孩在萬聖節夜最愛的玩意。戴上嚇人的面具,提着一盞南瓜燈,挨家挨戶的要糖果,而大人們也會準備一堆糖果及零錢等着一群群的小孩來敲門。

概念連接

1. 文化全球化:隨着通訊科技進步、互聯網普及、運輸工具發展和跨國公司推動,文化全球化正不斷擴展,令全球的人都在消費同樣的產品(例如智能電話)、擁有相同的飲食文化(例如快餐文化)、慶祝相似的節日(例如聖誕節),有人認為文化全球化令全球文化同質化。

2. 文化侵略:相對本土文化而言,強勢的外來文化或會削弱本土文化,甚至令其消失。由於西方文化較為強勢,所以有人說文化全球其實是西方文化的侵略,但亦有人不表贊同,因為像日本的壽司、中國的功夫、印度的瑜伽也在文化全球化中反過來傳到西方。

相關新聞
綠色校園:賞景強身助減碳 「大」「部」行遍中大 (圖)
3300師生徒步當車 拍卡選址須防詐 (圖)
首推中草藥圖像庫 浸大助分辨防誤服 (圖)
「公大講堂」月底推 張信剛談「絲路」 (圖)
教局跟進自資院校收留位費 (圖)
青協周六辦「大學選科多面睇」
局長「煮飯仔」 (圖)
未來星蹤:北訪清華識國情 帶團傳承祖國緣 (圖)
化解學員投訴 練就應變能力 (圖)
尋夢萬花筒:街舞者華麗背後 (圖)
生涯規劃360°:給面試官一個請你的理由
生涯歷程:心之所繫 興趣所在
萬聖谷消費 佳節同吸金 (圖)
模擬試題
尖子必殺技:中國節日被保留下來了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