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戴斌預料,內地在2020年後,每年將會有逾2億人次出境旅遊。 黃偉邦 攝
學者倡港抓「一帶一路」機遇 瞄準體驗生活「觸屏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十一黃金周「旺丁不旺財」,8月零售業總銷貨額按年下跌5.4%,香港旅遊業看似危機處處,不過有危自有機。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預料,內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每年將會有逾2億人次出境旅遊;而由2015年至2020年這5年間,香港亦將面對內地這全球最大的8億人次出境旅遊市場。他建議香港要把握「一帶一路」的中轉地機遇,「抓住」內地的年輕旅客,他們旅遊模式多使用手機配以個人遊,以體驗當地生活為主。有資訊及通訊科技專家表示,不少內地旅客已懂得善用各種個人遊的應用程式,旅客輕掃熒幕已能找到當地華僑作導遊,建議特區政府及業界要急起直追,並加強網絡配套,迎合需求。
香港總商會與中國旅遊研究院昨日合辦旅遊業研討會,國際遊樂園及景點協會前任主席馬文望稱,在數碼科技的進步、各地居民出外旅遊意慾大增等因素影響下,預計未來5年全球旅遊業的發展勢頭向好;全球旅遊中心則集中於亞洲及中東。他表示,中東愈來愈注重發展主題公園及娛樂中心,如杜拜公園度假區;內地就有上海迪士尼樂園及環球影城,料亞洲及中東等地對消費及旅業產品的需求,將在2020年追上美洲,建議香港要把握機遇,積極發展旅遊業。
「一帶一路」中轉地 吸高端客源
戴斌表示,近年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不斷提高旅遊業的戰略擺位,開創依法治旅和依法興旅的新局面,料2020年內地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每年將會有逾2億人次出境旅遊。而在未來5年,香港面對着內地這全球最大的8億人次出境旅遊市場,應該是「抓住的5年」,而不應是「失去的5年」。戴斌以韓國作例子,當地增加來往內地的航班,並放寬簽證限制,成為內地旅客來往美國的中轉站,並吸引旅客到韓國旅遊。他建議香港應該把握機遇,成為「一帶一路」的中轉地,吸引高端客源。
他續說,香港旅遊定位以往是購物及美食天堂,更是盛事及時尚之都,但內地旅客的旅遊模式轉變,他們希望多體驗當地文化及生活,不再是隨旅行團走遍景點,與當地人沒有任何交流的割裂式旅遊。他表示,年輕一代的旅客不再是跟隨導遊遊走,而是經旅行社訂下酒店及門票後,用手機設計行程,乘坐地鐵四周遊玩,認為旅行社協助旅客的方式要稍為改變,不應只着眼購物式旅遊。
倡增免費WiFi 社交網多推介飲食
資訊及通訊科技專家楊鎮華向本報記者稱,內地個人遊旅客不再是單靠旅行團計劃行程,而是依靠網上平台及手機應用程式為主。他們只要輕掃熒幕已能找到當地華僑作導遊,「如去泰國搵當地華僑帶路,一來同聲同氣,二來可以找到當地人才知道的食店」;如不幸食物中毒,他們亦可用應用程式找到鄰近的醫院。他認為,個人遊模式將隨科技發展而轉變,建議特區政府可改善街道網絡配套,如在花園街及女人街提供免費WiFi,讓旅客可以尋找及分享旅遊資訊;業界亦可以因應發展推出優惠,如分享旅遊圖片至社交平台,可以有餐飲優惠等,藉此帶動旅遊、零售及餐飲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