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任首副批高層欠反省 推諉「外在原因」太自滿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今年初教資會公佈的「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RAE)」,反映百年「龍頭」院校香港大學的部分專業研究實力參差。港大暫任首席副校長譚廣亨於今年8月中旬向各院系高層發信,坦言資深管理層對部分表現欠佳的成本中心(Cost centre)未有深切反省感到失望,並推出「十大補鑊措施」,包括嚴厲執行60歲退休的規定、新聘人員須經過國際招聘及嚴格且達國際最高水平的研究競爭力評估等,希望力挽該校的研究實力。
「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RAE)」揭示了港大的研究表現未如理想(見另稿),更及不上年輕的科技大學,不少以專業劃分的成本中心表現亦令人失望,令社會議論紛紛之餘,也令港大管理層十分關注。經過與不同學系部門了解之後,譚廣亨於8月14日向各院系高層發信,以「教資會2014 RAE結果--資深管理層及大學研究委員會的觀點與跟進」為題,詳述RAE所顯示的問題及改善措施。
12中心水準低於8大平均值
他指出,港大有49%的研究獲評2星或以下,而1星或不予評級的比率亦有27%,「根據英國2008年RAE的經驗,這些研究將不獲教資會資助,或只取得最基本的研究經費。」此外,他又表示,港大有24%的成本中心有兩成研究被評為1星或以下;有12個成本中心的4星比率亦低於8大院校的平均值;港大部分成本中心的研究水平甚至比不上經費和研究生人數更少的院校。
譚廣亨又指,RAE是嚴格、客觀及合理的評核,但當校方向成本中心了解其RAE表現時,不少人竟指自己表現較其他成本中心為佳,又或者以「外在原因」作解釋,「錯過了深刻反省自己的機會,如果繼續抱着這種自滿和防禦態度,這些成本中心將難以提升其研究水平。」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港大科研發展的憂慮。
嚴執退休標準 強化集體研究
有見及此,大學的資深管理層和大學研究委員會擬推出了「十大補鑊措施」(見表)以跟進RAE中的問題。在人事方面,校方決定嚴厲執行60歲退休的措施,要求逾60歲又要續約者須提供充分理據;所有新聘人員須經過國際招聘及嚴格且達國際最高水平的研究競爭力評估,並以此為升職、予以終身教席的衡量標準。
在年輕教員的支援方面,校方建議將其研究計劃納入「表現評估與發展(PRD)」中,並引入措施提升帶領研究者的領導能力。
針對RAE的表現欠佳,校方決定日後的研究重質而非重量,並須加強國際協作,及繼續支持培養集體研究項目。校方亦計劃優化基礎研究種子經費計劃(Seed Funding for Basic Research Scheme),包括下學年起,將給予新職員的種子經費上調25%至15萬元。
張民炳:教學服務好助重振形象
就上述一系列的措施,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若能成功實施,尤其是招聘研究實力達國際高水平的學者,應該可提升港大整體的研究表現。他亦認為嚴格執行退休年齡規定、升職時須衡量其研究表現等規定均可以接受,「但除了研究之外,校方還應考慮該人的教學及服務表現,因為研究雖然重要,但教學優秀者亦可直接讓學生受益,而服務做得好的亦有助提升院校形象及和社區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