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原振俠》港劇星味不復返


放大圖片

■黎明與李嘉欣當年演出《原振俠》。

文:勇先

已悄然踏上衰敗之路的無綫,在接連推出台慶劇之際,最令觀眾期待的,反而是深宵重播的舊劇。當然,如何面對這困境,不是我此等小觀眾的責任,但如果要挑選一套深宵劇集重溫,我會揀黎明主演的《原振俠》。

上世紀九十年代首播之時,其實我不太欣賞《原振俠》,大概對黎明只有帥樣、演技卻淡如開水感到不以為然。但十多廿年後,當你發現,今天無論知名不知名有型欠型的小生,也只有一個「chok樣」時,你便覺得那時的黎明,可觀性明顯高幾個層次。當然論創意,廿年前跟今天的差別並不大(《原振俠》改編自倪匡的作品),但那時候的無綫,仍有華麗的演員陣容,仍有天王歌手獻唱劇集主題曲,這種「大台拍大劇」的風範,相信遲出世幾年的看倌無法領略。

重看《原振俠》的演員表,除了「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樣子姣美的李嘉欣、即將大紅大紫的王菲、深得少男鍾情的朱茵等,大量處於演藝事業最美好年華的藝人,都雲集劇中,這正是劇集的厲害之處。可見九十年代,香港仍有「貨真價實」的偶像劇。因此,年輕人追看本地電視劇不會被視作老套,這也成為他們日常話題之一。除了「得個樣」的男女主角,劇中亦有劉兆銘和吳岱融這些演技出眾的演員,稍為平衡了主要角色唯美但演繹空洞的缺陷。

無可否認,看舊戲總讓人說出「一蟹不如一蟹」這些老掉牙的評語,或嫌今日的明星沒有「星味」,或怨今日藝員的演技不及阿姐秋官之流。然而最叫人感慨的,始終是大台的墮落,直接扼殺了電視工業的生態發展。事實上,它長年擁有一些難以撼動的優勢,例如一班不問世事、只想輕輕鬆鬆看電視的觀眾群,一個弱得在絕大部分時間可以無視的對手。然而一切助力所帶來的獨大風光,並沒有令大台在創作上有更大的突破,反而消磨他們尋求進步的鬥志和創新精神,最後不僅令觀眾漸生厭惡之感,整個行業被推向萎靡之境,新一代的演員戲路亦愈走愈窄。

這一切就如香港的縮影,那些掌握社會大部分權力和金錢的人,放棄了本來做大事的風範,結果令社會倒退,人總是只懂怨天尤人,卻從不為衰敗正是源於自己的短視而反思。

相關新聞
《大川端探偵社》深夜劇集的異色風情 (2015-10-16) (圖)
影音館:《極黑勢力》罪犯的聲音 (2015-10-16) (圖)
新戲上場:《福爾摩斯最後的奇案》名偵探之人性缺陷 (2015-10-16) (圖)
《原振俠》港劇星味不復返 (2015-10-16) (圖)
導演楊曜愷 為同志發聲 (2015-10-09) (圖)
觀影記趣:華語紀錄片觀後談 (2015-10-09) (圖)
新戲上場:《命懸一線》高空歷險記 (2015-10-09) (圖)
視事追擊:阻止兇案還是改變未來 (2015-10-09) (圖)
當越軌成為習慣後 再看《律政英雄2015》 (2015-10-02) (圖)
影音館:《命懸一線》「天兇」交響樂 (2015-10-02) (圖)
流金歲月:葛蘭的堅持 (2015-10-02) (圖)
影訊:中國電影展2015反映內地百態 (2015-10-02)
影訊:《如來神掌怒碎萬劍門》放映 (2015-10-02)
天生歌姬 鄺勵齡 (2015-09-25) (圖)
影人影事:《曼克頓影癡部落》密室裡的六個少年 (2015-09-25) (圖)
光影記事:深藏不露《刺客聶隱娘》 (2015-09-25) (圖)
提案大會經驗談 讓紀錄片走出去 (2015-09-18) (圖)
影音館:《珠峰浩劫》人和山之間的挑釁 (2015-09-18) (圖)
新戲上場:《華麗上班族》大玩舞台效果 (2015-09-18) (圖)
對照記:港產異能膠劇《超能幹探Supercop》 (2015-09-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